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 2024, Vol. 19 ›› Issue (3): 173-178.DOI: 10.3969/j.issn.1673-5501.2024.03.002
蒲犇1a,江浩1a,邬梅红1b,胡旭姣2,方晶晶2,许咸加1a
PU Ben1a, JIANG Hao1a, WU Meihong1b, HU Xujiao2, FANG Jingjing2, XU XianJia1a
摘要: 背景: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抗抑郁药物已成为治疗儿童和青少年抑郁症的新兴疗法,但如何早期预测疗效仍是一大挑战。 目的:探讨rTMS+抗抑郁药物治疗过程中预测远期疗效的潜在因子。 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 方法:首次诊断中重度单相或双相抑郁症的年龄<18岁、始于住院时连续≥20次的rTMS治疗且有每日症状指数(DI-5)的评分记录、有rTMS治疗前和第20次时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记录的儿童青少年为队列人群,以rTMS治疗最后1次较基线HAMD评分减少≥50%分为应答组和未应答组,对20次DI-5评估结果与HAMD评估行相关性分析,当存在较好的相关结果时,考察rTMS+抗抑郁药物治疗中的DI-5评估是否能更早预测应答结果。 主要结局指标:DI-5与HAMD评分相关性。 结果:符合本文纳入排除标准的中重度单相或双相抑郁症的儿童青少年228例,平均年龄(14.0±3.0)岁,男111例(48.6%),rTMS治疗前和后DI-5分数与HAMD分数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70和0.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rTMS治疗20次后应答组101例,未应答组127例,两组在性别分布、年龄、单亲家庭比例、留守儿童比例、家族精神病史、症状始发年龄、症状持续时间、学习障碍、语言障碍、运动发育障碍、体重、身高、服药时长、心理咨询次数、甲状腺功能异常、入睡时长、经常做梦比例和饮食习惯-挑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I-5和HAMD基线分数应答组较未应答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0次rTMS治疗后DI-5分数应答组较未应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AMD最后1次评分应答组较未应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第11次rTMS治疗时DI-5分数应答组较未应答组DI-5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应答组较未应答组DI-5中位数分数减少2分并以此作为分层依据,DI-5量表减少分数<2分组107例(46.9%)在第20次rTMS治疗时有98.1%的概率为未应答,DI-5量表减少分数≥2分组64例(87.4%)在第20次TMS治疗时有89.2%的概率为应答。 结论:第11次rTMS较治疗前DI-5减分≥2分可能是预测儿童青少年抑郁症rTMS+抗抑郁药物疗效的早期预测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