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论著

  • 中国西部单中心二级医院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鼻咽部肺炎链球菌携带及其血清型和耐药性的横断面调查
  • 陈长会 史伟 彭拥军 熊维 袁林 高薇 程小平 姚开虎
  • 2016 Vol. 11 (4): 241-246.
  • 摘要 ( 560 ) PDF (735KB)( 1306 )
  • 目的 了解不发达地区二级医院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鼻咽部肺炎链球菌的携带情况及分离株的血清型分布和耐药性特征。方法 采集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简称酉阳医院)2015年1~12月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鼻咽拭子标本,培养并分离肺炎链球菌,采用荚膜肿胀实验对分离株进行血清分型。随机选取50%的肺炎链球菌分离株以E-test法和纸片扩散法对16种常见抗菌药物检测其敏感性。结果 研究期间共采集鼻咽拭子标本1 054份,分离出肺炎链球菌267株,分离率为25.3%。≤5岁儿童分离率较高,冬春季分离率较高。267株肺炎链球菌分离株中最常见的血清型为19F型(47株,17.6%),其次为6A(35株,13.1%)、14(31株,11.6%)、19A(28株,10.5%)、23F(28株,10.5%)和6B型(25株,9.4%)。13价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PCV13)的覆盖率为73.8%(197/267)。136株肺炎链球菌行抗生素药敏试验,所有菌株对头孢曲松、万古霉素和左氧氟沙星敏感,对利奈唑胺、亚胺培南和泰利霉素的敏感率较高,分别为96.3%、87.5%和84.5%;静脉青霉素的敏感率为100%,口服青霉素的敏感率为16.9%。99.3%(135/136)的分离株对红霉素和阿奇霉素耐药。PCV13覆盖株对口服青霉素、头孢吡肟、头孢呋辛和亚胺培南的不敏感率明显高于非PCV13覆盖株(P<0.01)。19A型菌株对口服青霉素、头孢吡肟不敏感率为100%。结论 酉阳医院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鼻咽部肺炎链球菌的分离率为25.3%,常见血清型为19F、6A、14、19A、23F和6B,PCV 13覆盖率较高,且PCV13覆盖株对口服青霉素、头孢吡肟、头孢呋辛和亚胺培南的不敏感率明显高于非PCV13覆盖株。

  • 入院3小时内血乳酸值对中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患儿死亡的预测价值
  • 卢峥婷 符跃强 刘成军 许峰
  • 2016 Vol. 11 (4): 247-250.
  • 摘要 ( 466 ) PDF (704KB)( 1147 )
  • 迷评分(GCS)≤13分]患儿,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截取年龄、性别、体重和入院3 h内实验室指标(血乳酸、血钾、血钠、PLT计数、D-二聚体)和血压等指标,行两组间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对入院3 h内血乳酸水平行受试者特征曲线(ROC)分析,考察血乳酸预测死亡的最佳界值及其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109例患儿纳入分析,存活组92例,死亡组17例。死亡组入院3 h内中位血乳酸值(4.9 vs 0.8 mmol·L-1)、合并其他脏器损伤率(76.5% vs 42.4%)、入院时GCS评分≤8(94.1% vs 45.7%)和低血压(76.5% vs 7.6%)发生率显著高于存活组,死亡组血钾水平低于存活组[(3.4±0.5) vs (3.7±0.6) mmol·L-1, P=0.047)]。ROC曲线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949(95%CI:0.889~0.982,P<0.001),血乳酸界值为2.5 mmol·L-1预测死亡的敏感度为88.2%,特异度为9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入院3 h内血乳酸(OR =1.579, 95%CI:1.129~2.209,P= 0.008)、入院时低血压(OR = 21.658, 95%CI:2.673~175.480,P= 0.004)是中重型TBI患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时GCS≤8分,合并其他脏器损伤和血钾水平与死亡关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入院3 h内血乳酸水平可以预测中重型TBI患儿预后,且是其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 新生儿危重症护理管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 刘林霞,张玉侠,吕天婵,胡晓静
  • 2016 Vol. 11 (4): 251-258.
  • 摘要 ( 550 ) PDF (718KB)( 1725 )
  • 目的 构建NICU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促进NICU全面质量的持续改进,提升危重新生儿救治成功率和生命质量。方法 基于“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模型搭建NICU护理质量评价指标逻辑关系,结合我国医院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和NICU建设管理标准,参考儿童、成人和危重症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并结合新生儿疾病特点,初步建立NICU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并进行定义,咨询专家以咨询计分法采取不记名2轮护理质量评价指标问卷咨询,提出删除、拆分、添加、修改和合并的意见,取第2轮问卷咨询指标赋分值,构建判断矩阵,确定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权重关系。结果 来自中国9省市12所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或儿童专科医院48名专家应邀参与了问卷咨询,2轮问卷咨询均得到了100%的回复。根据“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模型建立并定义了67个评价指标(结构19个,过程18个,结果30个),第1轮问卷咨询中,删除8个、拆分1个、添加4个、修改4个、合并2个指标;第2轮问卷咨询中,删除5个指标,无拆分、添加、修改和合并指标,对3个一级、14个二级、58个评价指标(结构16个,过程18个,结果24个)权重和组合权重计算结果显示,一、二和三级指标重要性赋值均数分别为4.6~4.9、4.1~4.9和3.7~5.0,满分频率分别为60.4%~88.6%、25.6%~90.7%和6.3%~97.9%,呈现一、二和三级指标重要性赋值均数和满分频率范围值逐渐宽泛的趋势。一、二和三级指标一致性系数均<0.1,均具有满意的一致性。结论 以“结构-过程-结果”为理论基础搭建的58个三级NICU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取得了咨询专家一致的认同,为更深入的相关研究鉴定了重要基础。

  • 生后7天内气道内应用布地奈德对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影响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 陈奕江 张水堂 杨润娜
  • 2016 Vol. 11 (4): 259-264.
  • 摘要 ( 499 ) PDF (3115KB)( 1622 )
  •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估早期(生后7 d内)气道内应用布地奈德对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the Co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收集相关RCT文献,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6年6月1日。由2位研究者独立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估及资料提取。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根据布地奈德给药方式[雾化吸入(雾化吸入亚组)、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气管内滴入(气管内滴入亚组)]行分层分析。结果 6篇RCT文献(n=1 347)进入本文Meta分析。4篇文献描述了随机序列产生,均采用了分配隐藏,均对试验实施者施盲,均未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均描述了脱落或失访,总体偏倚风险较低。①布地奈德组与对照组的BPD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固定效应模型合并RR=0.67(95%CI:0.57~0.78),雾化吸入亚组和气管内滴入亚组的BPD发生率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分别为0.74(95%CI:0.61~0.90)和0.53(95%CI:0.40~0.70)。②布地奈德组与对照组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机效应模型合并RR=0.94(95%CI:0.60~1.47)。③布地奈德组与对照组的BPD发生率或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机效应模型合并RR=0.74(95%CI:0.60~0.91),其中雾化吸入亚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87(95%CI:0.76~1.00),气管内滴入亚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60(95%CI:0.49~0.74)。④布地奈德组与对照组的感染(脓毒症)、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固定效应模型合并RR分别为1.09(95%CI:0.92~1.28)和1.05(95%CI:0.89~1.24)。结论 早期气道内应用布地奈德可降低早产儿BPD的发生率,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气管内滴入的给药方法可能优于雾化吸入。

  • 激素与静脉丙种球蛋白及其联合应用治疗静脉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川崎病的回顾性对照研究
  • 杨莹 张静
  • 2016 Vol. 11 (4): 265-269.
  • 摘要 ( 561 ) PDF (559KB)( 1283 )
  • 目的 探讨激素对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无反应川崎病(KD)患儿的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IVIG无反应KD住院患儿,根据再治疗情况分为IVIG组、激素组和IVIG+激素组;将应用激素者根据激素应用途径分为静脉滴注序贯口服激素组和口服激素组。统计各组患儿的总热程、平均热退时间、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结果并计算治疗前后的差值与治疗前值的比值(即差值比△)、急性期及出院后6、12、24个月冠状动脉病变和随访中的血栓形成情况。结果 IVIG无反应KD患儿143例进入本文分析。IVIG组107例,激素组12例, IVIG+激素组24例,3组性别、年龄、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VIG+激素组治疗后WBC高于IVIG组,△WBC、△PLT均低于IVIG组,△CRP高于IVIG组,总热程长于IVIG组;急性期冠状动脉瘤发生率及随访至6个月时冠状动脉扩张发生率高于IVI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激素组△WBC低于IVIG组,总热程长于IVI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静脉滴注序贯口服激素组和口服激素组各18例,2组性别、年龄、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口服激素组再次治疗前和再次治疗后CRP均低于静脉滴注序贯口服激素组, 口服激素组△PLT高于静脉滴注序贯口服激素组,2组随访时点冠状动脉扩张和冠状动脉瘤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病例中,静脉滴注序贯口服激素组有2例出现血栓,经积极抗凝治疗后血栓消失。结论 IVIG无反应KD患儿再治疗时应用激素或再次IVIG无反应后应用激素,与单纯IVIG相比急性期治疗效果相近,且均不增加远期冠状动脉损伤的发生率;选择普通剂量口服或者静脉滴注序贯口服疗法临床效果相近,但静脉滴注序贯口服激素较口服激素有更高的血栓形成风险。

  • 应用闪光视网膜电图评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自然退行者视网膜功能的病例对照研究
  • 杨晨皓 蔡晓静 沈李 周晓红 陈超
  • 2016 Vol. 11 (4): 270-274.
  • 摘要 ( 472 ) PDF (821KB)( 1426 )
  • 目的 应用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评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自然退行者在终止检查时点的视网膜功能。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ROP自然退行者作为病例组,未发生ROP的早产儿作为对照组,病例组以筛查间隔期分3个亚组(A亚组:Ⅲ区 1期病变3周检查1次;B亚组:Ⅱ区1期、Ⅲ区2期病变2周检查1次;C亚组:Ⅰ区无ROP、Ⅰ区1期或2期、Ⅰ区退行ROP和Ⅱ区2期或3期病变每周检查1次)。依据中国ROP筛查指南方案至终止检查时点,应用F-ERG对两组早产儿进行视网膜功能评估,比较两组指标的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C 3亚组间比较P<0.016 7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病房符合本文病例组和对照组纳入标准的早产儿分别为119例和160例。依据排除标准,病例组39例(78眼)、对照组37例(74眼)进入本文分析。病例组较对照组视杆反应b波、最大混合反应a波、最大混合反应b波、振荡电位峰值、视锥反应b波平均振幅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反应平均潜伏期均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亚组较A亚组各反应平均振幅和平均潜伏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C亚组较A亚组视杆反应b波、振荡电位峰值和视锥反应b波平均振幅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均潜伏期除最大混合反应a波和视锥反应a波外,余反应均延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亚组较B亚组各反应平均振幅和平均潜伏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OP自然退行者在终止筛查时点,其视网膜功能发育落后于相同矫正胎龄的未发生ROP的早产儿,ROP病变程度越重、越靠近后级部,对视网膜功能影响越明显。

  • 先天性血管环99例病例系列报告
  • 张新 吴晓云 吕铁伟 郑敏 计晓娟 冯川
  • 2016 Vol. 11 (4): 275-279.
  • 摘要 ( 583 ) PDF (2585KB)( 1697 )
  • 目的 探讨先天性血管环(CVR)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CVR病例,从病史中截取CVR分型、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治疗信息;根据出我院时的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或放弃治疗组,行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99例CVR患儿进入本文分析。男55例,女44例,中位年龄7.3月龄。肺动脉吊带(PAS)51例,双主动脉弓(DAA)32例,右主动脉弓+左主动脉导管/韧带15例,左主动脉弓+右迷走锁骨下动脉1例。入院时仅呼吸系统表现51例(51.5%),仅心血管系统表现8例(8.1%),仅消化系统表现2例(2.0%),呼吸+心血管系统表现33例(33.3%), 5例无临床症状。CVR+心内畸形64例(64.6%),其中单纯房间隔缺损(ASD) 31例、室间隔缺损(VSD) 2例,ASD+VSD 9例,CVR+其他复杂心脏畸形22例。气管狭窄69例,食管狭窄14例,喉软骨发育不良10例,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9例。超声心动图诊断CVR 54/99例(57.4%),CT血管造影诊断CVR 87/95例(91.6%),超声心动图或CT血管造影未诊断病例均通过CT血管造影或超声心动图诊断;26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均发现气道狭窄;14/17例(82.3%)行钡剂食管造影检查示食管受压扭曲、狭窄。手术治疗57例,其中死亡4例,术后脱机困难放弃治疗6例;内科治疗42例,1例死亡,10例脱机困难放弃治疗。死亡或放弃治疗患儿的PAS比例(17/21 vs 34/78)、年龄(6.2 vs 15.5月龄)及合并肺发育不良(6/21 vs 3/78)显著高于存活组。结论 超声心动图联合CTA检查可提高CVR诊断率;PAS、年龄、合并肺发育不良是CVR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特征与儿童危重病例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 王程毅 王世彪 刘光华 刘晖 陈钦
  • 2016 Vol. 11 (4): 280-284.
  • 摘要 ( 566 ) PDF (2323KB)( 1672 )
  •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临床特征与儿童危重病例评分(PICS)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PICU住院的重症MPP患儿,根据PICS分为极危重组(<70分)、危重组(~80分)和非危重组(>80分),从病史中截取年龄、性别、发热时间,入院48 h内实验室检查指标,ECG和胸部X线和CT描述。对上述指标行3组间的单因素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其临床特征与PICS的相关性。结果 114例重症MPP患儿进入本文分析,男61例,女53例。合并心血管系统损害29例,消化系统损害23例,神经系统损害18例,血液系统损害27例。非危重组77例,危重组30例,极危重组7例,3组年龄、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异常ECG比例、合并2个及以上系统损害比例、合并2种及以上病原感染、病程>12 d比例、前白蛋白、D-二聚体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合并2种及以上病原感染比例(OR=7.147,95%CI: 1.435~35.59)、D-二聚体水平(OR=1.507,95%CI:1.054~2.156)与PICS呈正相关,前白蛋白水平与PICS呈负相关(OR=0.914,95%CI:0.845~0.990)。结论 儿童重症MPP合并2种及以上病原感染、D-二聚体、前白蛋白水平和PICS相关。

  • 4月龄以内起病的炎症性肠病7例临床特点及基因诊断病例系列报告
  • 刘黎黎 姜毅 侯新琳 汤泽中 周丛乐 孙国玉
  • 2016 Vol. 11 (4): 285-289.
  • 摘要 ( 442 ) PDF (604KB)( 1646 )
  • 目的 总结4月龄内起病的炎症性肠病(IBD)的临床特点和基因诊断,引起临床医师对以不明原因腹泻起病的小婴儿IBD的重视。方法 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2007至2015年收治的7例4月龄以内起病的IBD临床资料和其中5例行相关基因(IL10RA、IL10RB、IL6、NOD2、IRGM、ABCB1、ATG16L1、IL23R和IRF5)突变的检测资料。结果 7例患儿起病时间生后4 d至4月龄,均以腹泻、血便或便潜血阳性为首发症状,伴体重增长不良,肠外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溃疡和肛周病变。5例有阳性家族史。辅助检查多表现为血WBC、PLT、CRP、ESR升高,5例自身抗体阳性。肠镜特点为结肠广泛多发溃疡,病理多表现为非特异性的肠道炎症,可有隐窝炎及脓肿。5例行基因检测均发现IL10RA突变。患儿均予抗感染、更换为氨基酸配方奶或免乳糖奶喂养,加用美沙拉秦口服,部分患儿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沙利度胺。2例死亡,5例好转。结论 对以不明原因的腹泻、血便起病的小婴儿要注意IBD的可能,早期诊治,改善预后。小婴儿IBD可能存在IL10RA基因突变。

  • 自然杀伤细胞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Huh7.5细胞体外共培养后的功能变化
  • 胡姚 张婷 叶颖子 王晓红 俞蕙
  • 2016 Vol. 11 (4): 290-294.
  • 摘要 ( 623 ) PDF (4716KB)( 1523 )
  • 目的 探讨体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对NK细胞功能产生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利用质粒JC1-Flag2体外转录得到的HCV感染性颗粒(HCVcc)以MOI4.8感染Huh7.5细胞(Huh7.5-HCVcc),与健康人外周血分离得到的NK细胞进行共培养。与Huh7.5-HCVcc细胞共培养前后,采用ELISA法和MTT比色法分别检测NK分泌细胞因子IFN-γ、TNF-α和IL-10的水平和细胞杀伤活性,以评估HCV感染对NK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 与MOI4.8的Huh7.5-HCVcc细胞共培养,NK细胞分泌IFN-γ、TNF-α和IL-10水平受到抑制,其中IFN-γ在共培养6 h(P<0.001)、9 h(P<0.001)、12 h(P<0.001)受到显著抑制,TNF-α在共培养6 h(P<0.001)、9 h(P<0.001)、12 h(P=0.001)受到显著抑制,IL-10在共培养6 h(P<0.001)、9 h(P=0.006)受到显著抑制;且NK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FN-γ、TNF-α和IL-10的功能均在共培养6 h受到的抑制效应最大,平均抑制率分别为24.1%、20.7%和24.3%。NK细胞杀伤活性在共培养6 h(P=0.023)受到抑制,平均抑制率为16.6%。结论 在体外与MOI4.8的Huh7.5-HCVcc细胞共培养,NK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FN-γ、TNF-α和IL-10)和细胞杀伤功能均受到抑制,且在不同时间点受到的抑制程度不同,提示NK细胞在HCV感染的不同阶段可能起到不同的作用。

标准·指南

综述

  • 抗结核药物致肝毒性易感性研究进展
  • 李颖佳 綦辉 申晨 申阿东
  • 2016 Vol. 11 (4): 309-316.
  • 摘要 ( 520 ) PDF (1389KB)( 1576 )
  • 摘要 抗结核药物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中,以抗结核药物致肝毒性(antituberculosis drug-induced hepatotoxicity,ATDH)对人体危害最大。常用的一线抗结核药物中,异烟肼(isoniazid,INH)、利福平(rifampicin,RMP)及吡嗪酰胺(pyrazinamide,PZA)均有可能发生ATDH。目前,药物代谢酶(drug metabolism enzyme,DME)和药物转运体的基因多态性与ATDH患病风险的相关性受到较多关注,如I相代谢酶(主要是细胞色素450酶)、II相代谢酶(主要是N-乙酰化转移酶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药物转运体(主要是溶质载体与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近年来,抗氧化反应(主要是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和免疫反应(主要是人类白细胞抗原)在ATDH进展中的作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此外,如年龄、性别、营养状态、酒精摄入、肝脏基础疾病等非遗传因素,也有可能对ATDH患病风险产生影响。本文就DME、药物转运体、抗氧化反应及免疫反应相关基因的多态性与ATDH患病风险,以及影响ATDH发生的非遗传因素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对ATDH的认识,思考并探讨其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