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论著

  • 双胎输血综合征胎儿和生后2天脑损伤的队列研究
  • 唐英 罗红 母得志 杨太珠 朱琦 鲍珊
  • 2017 Vol. 12 (4): 241-245.
  • 摘要 ( 655 ) PDF (519KB)( 1286 )
  • 目的:验证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新生儿脑损伤起源于宫内还是宫外。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在同一医院以超声作为TTTS、颅内出血和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诊断工具,纳入孕34周前分娩的接受双胎儿颅脑超声和生后2 d内新生儿颅脑超声检查的TTTS孕妇。排除双胎儿均宫内死亡和双胎之一严重结构异常或染色体异常。结果:47例TTTS孕妇的94例胎儿进入本文分析,孕妇中位年龄31 (18~46) 岁,TTTS诊断孕周16~28周,终止妊娠孕周28~33+5 周。QuinteroⅠ、Ⅱ、Ⅲ、Ⅳ和Ⅴ期分别为7、9、17、8和6例。Ⅴ期6例胎儿期死亡,6例存活胎儿均发生颅内出血合并脑白质软化。88例胎儿超声发现19例脑损伤(21.6%),受血儿5例,供血儿14例,受血儿26.3% vs 供血儿 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TS的Ⅲ~Ⅴ级脑损伤17例,Ⅰ~Ⅱ级2例,Ⅲ~Ⅴ级30.3% vs Ⅰ~Ⅱ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19~28周接受羊水减量术治疗13/47例(27.7%),均未在治疗后新发现脑损伤。88例均为早产儿,胎龄(30.5±4.5)周。受血儿体重(1 607±438)g,供血儿体重(1 257±403)g,生后24 h因新生儿窒息死亡4例。84例早产儿中头颅超声发现24例脑损伤(28.6%),受血儿9例,供血儿15例,受血儿37.5% vs供血儿 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出血Ⅰ级5例,均为生后诊断且不合并脑白质软化。颅内出血Ⅱ级中,胎儿阶段11例,新生儿阶段增加了4例颅内出血Ⅱ级,其中1例合并脑白质软化,3例转为颅内出血Ⅲ级伴脑白质软化,无死亡。颅内出血Ⅲ级中,胎儿阶段5例均合并脑白质软化,新生儿阶段5例,3例由颅内出血Ⅱ级进展,死亡1例。颅内出血Ⅳ级中,胎儿阶段3例均合并脑白质软化,新生儿阶段2例均由颅内出血Ⅲ级进展,均死亡。结论:TTTS胎儿产前脑受损已出现,与早产共同造成脑损伤,以脑室出血、脑室白质软化为多见。对于所有存活儿都应该进行产前规范的超声监测及生后及时的新生儿头颅超声筛查。

  • 中文版北极星移动评价量表在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患儿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 史惟 李惠 李西华 苏怡 赵蕾 陆恺 胡晓平 翟淳 周水珍
  • 2017 Vol. 12 (4): 246-250.
  • 摘要 ( 899 ) PDF (415KB)( 1415 )
  • 目的:确定中文版北极星移动评价量表(NSAA)应用在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患儿的信度和效度。方法:纳入对象为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康复科接受功能评估的DMD患儿,均经基因检测或肌肉活检明确诊断,能独立行走≥10 m,无严重认知障碍。2名物理治疗师同时对DMD患儿进行测试,检验不同测试者间的信度;同一评价者在第1次评价后3~7 d进行第2次评价,检测重测信度;采用《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和青少年版(ICF-CY)的类目编码与NSAA的项目概念进行关联,确定NSAA的内容效度;通过分析NSAA的分值与6 min步行距离的相关性进行关联效度分析。结果:2个治疗师对20名DMD男孩的不同测试结果间的信度分析显示,NSAA原始分和线性分信度ICC分别为0.96和0.97;1名治疗师前后3~7 d重测16名DMD男孩,NSAA的原始分和线性分具有很好的重测信度(ICC=0.96);NSAA17个项目共与8个ICF-CY编码发生了20次关联,8个编码都属于d4(移动)下属,表明NSAA的评价内容主要聚焦于DMD患儿活动能力中的移动能力;143例DMD男孩的NSAA原始分和线性分与6min步行距离具有中等程度的相关性(r分别为0.40和0.38)。结论:中文版NSAA量表无论是原始分还是线性分都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学特性,结合其他的评价指标,NSAA可以有效地评价中国DMD男孩的活动能力。

  •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弥散加权成像对儿童腹部良恶性肿瘤诊断价值
  • 乔中伟
  • 2017 Vol. 12 (4): 251-256.
  • 摘要 ( 534 ) PDF (758KB)( 1197 )
  • 目的:运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弥散加权(DW)MRI的方法,探讨IVIM双指数参数鉴别儿童腹部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以儿童腹部肿瘤手术病理为金标准,术前1周内行IVIM DW-MRI检查为待测标准,对怀疑腹部肿瘤、不能完全确诊为良性肿瘤者行常规MRI(T1W、T2W和增强T1W)和DW序列。根据病理分为恶性组、良实性组、交界性组和良囊性组。选取b值范围0~800 s·mm-2,通过软件计算得到ADC值,使用肿瘤轮廓法勾画肿瘤的感兴趣区(ROI),计算D、D*和f值。结果:85例腹部肿瘤患儿(98个肿瘤)进入本文分析。男43例;平均年龄4.4岁;恶性组(52例,62块),交界性组(7例,7块),良实性组(21例,24块),良囊性组(5例,5块);ROI平均值12.9(1.3~26.1)cm2。ADC、D和D* 均体现在恶性组最低,交界性组、良实性组和良囊性组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DC、D和D* 在恶性与非恶性肿瘤(实性+囊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鉴别恶性和良实性肿瘤Cutoff(×10-6mm2·s-1)分别为1 367、1 056和1 605,ADC鉴别的特异度高(85.5%),D值鉴别的灵敏度高(83.3%),鉴别恶性和实性肿瘤(良实性+交界性)、恶性和非恶性肿瘤(良实性+交界性+良囊性)Cutoff(×10-6mm2·s-1)分别为1 173、1 014和1 634;鉴别恶性和实性肿瘤(良实性+交界性)ADC和D值特异度较好(87.1%和83.9%),鉴别恶性和非恶性肿瘤(良实性+交界性+良囊性),ADC、D和D*值特异度均良好(88.9%、86.1%和80.6%)。结论:IVIM DW-MRI中的ADC和D值对鉴别儿童腹部良恶性肿瘤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 细导管法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安全性和疗效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 马雪玲 张倩男 华子瑜
  • 2017 Vol. 12 (4): 257-262.
  • 摘要 ( 460 ) PDF (1198KB)( 1148 )
  • 目的:系统评价细导管法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JAMA、万方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7年8月6日,纳入生后自主呼吸、有RDS风险或征象的早产儿,采用细导管法(试验组)和传统气管插管方式(对照组)给予PS的RCT。主要结局指标:住院期间病死率,72 h内和住院期间有创机械通气率。次要结局指标:首次给PS失败率(未能插管到预定位置)、PS反流率、重复给予PS率、并发症、住院期间有创/无创通气时间和住院期间总吸氧时间。 采用Jadad量表评价文献质量,根据Schulz对分配隐藏的情况分级。用stata14.0软件进行分析,I2检验对效应量进行异质性检验,Peters法检测发表偏倚。结果:9篇文献进入Meta分析,Jadad量表评分均3分,均体现分配隐藏。试验组均以细导管法给予PS后行经鼻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照组2篇为传统气管插管给予PS并行有创机械通气,余均以气管插管-PS-拔管方式给予与试验组等量PS后行NCPAP。①试验组72 h内有创机械通气率低于对照组(OR=0.570;95%CI:0.387~0.840,P=0.005)。试验组住院期间病死率和住院期间有创机械通气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试验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OR=0.653,95%CI:0.458~0.932,P=0.019)和气胸(OR=0.565,95%CI:0.349~0.915,P=0.020)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S反流率高于对照组(OR=3.038,95%CI:1.622~5.690,P=0.001);其他次要结局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细导管法与气管插管法给予PS相比,有减低72 h有创机械通气需要、BPD和气胸发生率的可能,但PS反流率较高,有待进一步研究。

  • 三种骨龄评价方法在3~17岁儿童临床应用中的 一致性比较研究
  • 张鹏飞 李辉
  • 2017 Vol. 12 (4): 263-267.
  • 摘要 ( 1144 ) PDF (404KB)( 2885 )
  • 目的:评价Greulich-Pyle 图谱法(GP)、中国人手腕骨发育标准-CHN法(CHN)和中国人手腕标准-中华05法(TW3-C RUS)测得的骨龄是否会影响临床医生对儿童骨成熟水平的判断。方法:纳入因身材矮小或提前发育或怀疑生长发育问题有必要行X线片评估的3~17岁儿童左手正位X线骨龄片。排除患遗传代谢性、骨软骨发育障碍性疾病的儿童,排除接受过生长激素等治疗的儿童。1名经过骨龄片评估培训的研究生依序对每张X线骨龄片用上述3种方法分别评价,采用Bland-Altman法构建一致性限。结果:567例左手正位X线片进入分析,男童269例,女童298例,男、女童各分3~4、~6、~8、~10、~12、~14和~17年龄组,每组17~78例。男103例和女142例达到青春期发育标准。男、女童所有年龄组测得的骨龄CHN法> GP法和TW3-C RUS法;男、女童中除3个年龄组外,余11个年龄组测得骨龄TW3-C RUS法均<GP法。男、女童的所有年龄组3种方法评价的最大骨龄与最小骨龄的差值随年龄增加而增大。鉴于TW3-C RUS评价男童最大骨龄为16岁,女童最大骨龄为15岁,去除TW3-C RUS法男童≥16岁(18例)和女童≥15岁(34例)的骨龄片,515例左手正位的X线片(男251例,女264例)进入3种方法一致性限分析。男童3~4岁骨龄和~6岁骨龄TW3-C RUS法与GP法一致性良好,女童3~4岁骨龄CHN法与TW3-C RUS法、~8岁骨龄TW3-C RUS法与GP法一致性良好,女童未发育组TW3-C RUS法与GP法一致性良好,余男、女童不同骨龄和发育情况3种骨龄测量法一致性差。结论:3种骨龄测量方法得出的骨龄结果不能相互替代,临床应用时应明确骨龄测评的方法。

  • 自体心包修复儿童主动脉瓣狭窄9例病例系列报告
  • 单亚平 贾兵 张惠锋 叶明 沈华
  • 2017 Vol. 12 (4): 268-272.
  • 摘要 ( 676 ) PDF (756KB)( 1170 )
  • 目的:总结并分析以自体心包修复儿童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的手术方法和早期预后。方法:纳入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行自体心包主动脉瓣成形术的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患儿,收集患儿的一般资料,围手术期情况,并发症,术前、术中、术后和随访时的超声心动图资料。结果:符合本文纳入标准的9例患儿进入本文分析,男6例,女3例,年龄4月龄至9岁。术前超声提示,三叶式和二叶式主动脉瓣分别为3例和6例;重度狭窄6例,中度狭窄1例,重度狭窄伴中度返流2例。9例均以自体心包再造或扩大主动脉瓣瓣叶。术后即刻与术前超声心动图比较:主动脉瓣最大跨瓣压差[(31.6±9.4)mm Hg vs(73.0±22.2)mm Hg, P=0.000]和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15.8±18.3)mmHg vs (35.8±18.3)mmHg, P= 0.004]均下降。术后随访24~48(32±8)月,无死亡和再干预病例,未见严重不良事件,未见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或重度反流、升主动脉狭窄或扩张、主动脉瓣瓣环狭窄与扩张、瓣膜脱垂或瓣膜赘生物病例;3例患儿分别在随访18、24和12个月时出现瓣叶活动僵硬,瓣叶开放不完全。术后左室后壁厚径均呈下降趋势;末次随访时,8例患儿左室后壁厚径Z值(Z-LVPWd)均下降至正常水平(<2)。结论:以自体心包修复主动脉瓣可改善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患儿的血流动力学,手术风险低,术后早期疗效可,避免或延缓儿童主动脉瓣置换术,减少施行ROSS手术机会。

  • 基于婴儿期日龄分期的新生儿后期新概念
  • 基于婴儿期日龄分期的新生儿后期新概念多中心协作组
  • 2017 Vol. 12 (4): 273-277.
  • 摘要 ( 444 ) PDF (1404KB)( 715 )
  • 目的:通过调查新生儿期(0~28 d)、新生儿后期(~100 d)和改良婴儿期(~1岁)病死率和死因谱,为新生儿后期新概念提供初步的临床证据支持。方法:在中国西部新生儿协作网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4家医院,采用回顾性横断面调查方法,采集14家医院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婴儿新生儿期、新生儿后期和改良婴儿期的第一出院的或病死的诊断。结果:在10年期间,共有155 463例住院婴儿进入本文分析,死亡959例,病死率为6.16‰;新生儿期、新生儿后期和改良婴儿期病死率分别为10.1‰、6.9‰和2.6‰,新生儿后期与新生儿期和改良婴儿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新生儿期632例死亡病例中前6个死亡原因依次为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先天心脏病(CHD)、早产相关疾病(PAD)、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和肺炎,新生儿后期148例死亡病例中前6个死亡原因依次为肺炎、CHD、PAD、腹泻、SIDS和维生素K1缺乏,改良婴儿期188例死亡病例中前6个死亡原因依次为肺炎、CHD、意外伤害、SIDS、PAD和腹泻。新生儿期、新生儿后期和改良婴儿期同时出现的死因性疾病PAD、肺炎、SIDS和CHD,病死率最高是新生儿后期(P<0.001)。结论:在未校正胎龄和喂养方式混杂因素的情况下,新生儿后期疾病病死率及其病因具有特殊性,可能具有特别的临床意义。

  • 基于全外显子组测序对病因不明致死性胎儿水肿遗传学病因的初步分析
  • 殷荣 杨琳 胡黎园 周文浩
  • 2017 Vol. 12 (4): 278-283.
  • 摘要 ( 602 ) PDF (885KB)( 1499 )
  • 目的:针对不明原因致死性胎儿水肿的患儿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与胎儿水肿表型相关的潜在候选基因。方法:收集2011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1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收治的不明原因致死性胎儿水肿并行全外显子组检测的病例,采集与致死性胎儿水肿有关的母亲、围生期和新生儿因素,按照我院转化医学中心建立的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流程,采用ExAC数据库、千人基因组数据库和我院分子诊断中心已经进行建立的13 810例全外显子组数据,行后续数据分析。结果:符合本文纳入标准的不明原因致死性胎儿水肿患儿18例进入本文分析,男、女各9例,胎龄(34±2)周,体重(2 935±911)g。2例患儿母亲有因胎儿水肿或胸腔积液引产的不良孕产史,3例患儿为试管婴儿。常见的临床表型除胎儿水肿和羊水过多外,还包括心功能不全、休克和肺发育不全等。7例患儿检测到符合罕见潜在致病标准的变异共9个。5例患儿检测到的杂合变异,2个为有害变异(无义变异位于FOXF1基因,移码变异位于RASA1基因),3个错义变异(位于FOXC2基因)。2例患儿检测到的杂合变异,4个变异位于PIEZO1基因2个均为有害变异,位于DSP基因的2个变异均为错义变异。上述基因进行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多集中在心血管、血管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通路上。结论:在病因不明的致死性胎儿水肿病例中检测到罕见潜在致病变异,结合既往报道文献,FLT4、SPTB、PIEZO1和FOXC2基因可考虑作为胎儿水肿候选基因;首次提出FOXF1、RASA1和DSP基因可能与胎儿水肿表型相关。

  • 糖原累积病Ⅵ型和Ⅸa型7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刘杰 张梅红 龚敬宇 王建设
  • 2017 Vol. 12 (4): 284-288.
  • 摘要 ( 722 ) PDF (1074KB)( 1506 )
  • 目的:总结糖原累积病(GSD)Ⅵ、Ⅸa型的临床、病理和基因突变情况,提高临床对这两型GSD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收集GSD3例Ⅵ型和4例Ⅸa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①7例患儿均为男性,确诊年龄2岁3月至5岁。7例均有肝脏肿大和转氨酶升高,身材矮小1例,空腹低血糖、高乳酸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各2例,血酮体增高3例,尿有机酸分析结果阳性2例。7例患儿均有肝细胞弥漫性肿大变形和糖原凝聚,4例有肝脏脂肪变性;3例GSDⅥ型有门管区纤维化、肝硬化表现。3例GSD Ⅵ型检测到6种PYGL基因突变,c.772+1G>A、c.244-1G>A、c.730C>T (p.L244F)、c.2417_2418delTA (p.I806SfsX9)为新突变,4例GSDⅨa型检测到4种PHKA2基因突变,c.3529C>T(p.Q1177X)、c.3574C>T(p.Q1196X)为新突变。②复习文献共检索到13篇文献,与本文病例合并后共22例Ⅵ型、99例Ⅸa型GSD。肝脏转氨酶增高和肝脏肿大91.9%~100%,有身材矮小18%~23%、空腹低血糖44%~48%、高甘油三酯血症37%~44%、高乳酸血症35%~72%和血酮体增高50%~56%。肝脏活检均可见肝细胞内糖原凝聚,17%有脂肪变性, Ⅵ型25%、Ⅸa型33%检出肝硬化。报道19种PYGL基因突变,多为点突变,剪切位点突变亦较常见,插入突变少见;43种PHKA2基因突变,突变类型多样。结论:肝大伴转氨酶升高的患儿需警惕Ⅵ、Ⅸa型GSD;Ⅵ型患儿可早期存在肝硬化,需要进一步随访。

  • 中国儿童超说明书用药管理现状及认知度的横断面调查
  • 梅枚 王立波 刘恩梅 李智平 郭卓瑶 张晓波 徐虹
  • 2017 Vol. 12 (4): 289-294.
  • 摘要 ( 553 ) PDF (453KB)( 1356 )
  • 目的:调查中国儿童超说明书用药的管理现状及医务人员的认知度,为规范儿童超说明书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以横断面研究设计,在中国大陆每个省至少选择一家具备儿科资质的医疗单位;调查人群:儿科医生、药师、护士和医务科行政人员;由儿科临床专家、药学专家、流行病学专家和药事管理专家组成的工作小组自制《中国儿童超说明书用药调查表》,包括基本信息维度6个条目,所在医院超说明书用药的现状及管理维度11个条目,超说明书用药及其管理的认知和《中国儿科超说明书用药专家共识》知晓情况维度33个条目,行网络问卷调查。结果:全国31省436家医院参与调查,其中儿童专科医院36家,妇幼保健院50家,综合性医院350家;一级医院20家,二级医院185家,三级医院231家。收集到有效问卷2116份,其中医生621名、药师755名、护士531名和医务科行政人员209名;初级职称712名、中级职称894名、高级职称510名。63.8%的医生有开具超说明书用药处方经历,职称越高,超说明书用药的现象越多;18.8%的医生经常超说明书用药,职称越高经常超说明书用药发生概率越大;19.4%的医生超说明书用药时都没有得到药师或护士提醒。药师发现过医生超说明书用药的情况是普遍存在的,不论药师职称的高与低(87.1%~98.3%),不论医院级别(82.1%~94.2%),6.9%~8.8%的护士面对医生超说明书用药拒绝执行医嘱。60.6%的被调查医院针对超说明书用药有统一制度流程,其中三级医院的比例高于一、二级医院,儿童专科医院的比例高于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院。70%的被调查者认为超说明书用药并不违法,但是80%以上的被调查者肯定超说明书用药存在风险。在医生、药师、护士和医务科行政人员中,2016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临床药理学组提出的《中国儿科超说明书用药专家共识》知晓率分别为51.2%、56.8%、35.8%和45.4%。结论:中国大陆儿童超说明书用药现象普遍存在,急需统一有效的管理模式,需要制定出适合中国大陆的超说明书用药流程,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推进儿童规范化超说明书用药。

  • IFNGR1基因突变致分枝杆菌易感性疾病2例病例报告
  • 应文静 刘丹如 孙金峤 王文婕 俞晔珩 王晓川
  • 2017 Vol. 12 (4): 295-299.
  • 摘要 ( 799 ) PDF (920KB)( 1142 )
  • 目的:探讨IFNGR1基因突变致分枝杆菌易感性疾病(MSMD)的临床特征。方法:总结2例IFNGR1基因突变MSMD患儿的临床特征,ELISA方法检测干扰素-γ(IFN-γ)释放功能,流式细胞术检测IFNGR1蛋白表达,Sanger测序方法分析IFNGR1基因突变。结果:①2例患儿均生后3月龄内出现卡介苗病,以卡介苗接种侧腋下淋巴结肿大为初始表现,并逐渐播散累及肺部、肠道、中枢和骨髓。确诊年龄分别为4岁和6岁。常规免疫功能(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功能和补体)评估未见缺陷。②2例患儿的IFN-γ释放能力明显低下、IFNGR1蛋白表达均低于正常。③1例存在c.665 G>A(p.G219R)纯合突变,其父母均为c.665 G>A(p.G219R)杂合突变;1例存在c.665 G>A(p.G219R)和c.310 C>A(p.A104N)复合杂合突变,分别遗传自患儿母亲[c.665 G>A(p.G219R)杂合突变]及父亲[c.310 C>A(p.A104N)杂合突变]。其中1例患儿的突变为新发突变,既往无文献报道。④2例患儿在确诊前抗痨治疗效果不佳,确诊后加用IFN-γ,卡介苗感染得到控制,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IFNGR1基因突变可导致MSMD。卡介苗病患儿常规免疫评估无缺陷时,需考虑该病可能,相关蛋白检测、IFN-γ释放实验和基因分析有助于诊断。IFN-γ治疗有一定疗效。

  • 儿童MSN基因突变致原发性免疫缺陷病1例并文献复习
  • 惠晓莹 孙金峤 王文婕 王莹 吴冰冰 王晓川
  • 2017 Vol. 12 (4): 300-303.
  • 摘要 ( 765 ) PDF (688KB)( 1165 )
  • 目的:报告儿童MSN基因突变致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临床特征及免疫表型。方法:总结分析1例MSN基因突变致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免疫表型及治疗,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男,8岁,临床表现为生后反复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反复皮肤湿疹,频发足癣。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均降低,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低下,T、B和NK淋巴细胞计数降低,CD4+/CD8+比例倒置,DNT细胞比例增高,基因检测发现MSN基因外显子5有1个半合子、错义突变位点(c.511C>T:p.R171W),为自发突变。在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儿童Moesin(MSN)基因突变或缺陷,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7年6月30日。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篇,均为英文文献,总结包括本文1例在内的6例MSN基因突变患儿的临床和免疫特点;临床均表现为生命早期发生反复感染,累及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等,对细菌、真菌和病毒均易感,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尤为突出,易累及多系统。免疫表型方面,CD8+T细胞过量表达衰老细胞标志物CD57;给予免疫蛋白替代治疗以及预防性抗生素,可有效减少感染发生。结论:MSN基因突变所致免疫缺陷病表现为2岁以内即发生的反复感染,白细胞降低,低丙种球蛋白血症。

  • β-酮硫解酶缺乏致非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救治1例并文献复习
  • 白科 周昉 刘成军 许峰
  • 2017 Vol. 12 (4): 304-307.
  • 摘要 ( 716 ) PDF (1179KB)( 1058 )
  • 目的:探讨β-酮硫解酶缺乏致非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NDKA)的救治方法。方法:报告1例β-酮硫解酶缺乏症患儿的3次NDKA发作,收集其临床症状、辅助检查结果和酸中毒抢救方案。文献复习儿童NDKA的救治策略。结果:患儿男,5月23 d,因“腹泻3 d,抽搐3 h” 于2013年5月31日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串联质谱3-羟基丁酰肉碱增高(58.71 μmol·L-1)、尿气相质谱示3-羟基丁酸显著增高(2 591.6 μmol·L-1),3-羟基丙酸(20.3 μmol·L-1)和乙酰甘氨酸(34.9 μmol·L-1)增高;基因测序,T2基因突变( c.456C>T),确诊β-酮硫解酶缺乏症。患儿于5、8和26月龄出现3次NDKA发作,均伴消化道症状、深大呼吸、轻度脱水及意识改变;3次入院时pH分别为7.15、7.09和7.03,HCO3-(mmol·L-1)分别为3.8、<3和4.8,尿酮体均3+,血糖(mmol·L-1)为4.3、5.1和4.7;首次NDKA发作时行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CHDF)酸中毒纠正不理想,入院81 h改胰岛素,89 h时酸中毒完全纠正;3次NDKA发作治疗中,5%NaHCO3剂量(mL·kg-1)分别为24、2.5和3 、胰岛素剂量(U·kg-1·h-1)分别为0.079、0.078和0.081 ,入院至酸中毒纠正时间(h)为89、60和21 。结论:β-酮硫解酶缺乏症NDKA发作治疗,CHDF疗效欠佳,NaHCO3的使用应谨慎,胰岛素疗效确切。

病案报告

综述

会议报道

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