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论著

  • 妊娠期恶性肿瘤孕产妇和新生儿结局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 段娟 陈龙 范悦玲 蒙萌 李婕 史源
  • 2017 Vol. 12 (5): 328-332.
  • 摘要 ( 404 ) PDF (422KB)( 1217 )
  • 目的:评估妊娠期恶性肿瘤孕产妇和新生儿结局。方法: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以第三军医大学3所附属医院作为队列研究现场,收集妊娠期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且继续妊娠的连续病例(病例组),所在医院每个病例以相同匹配条件并按照1∶1匹配建立对照组,截取两组孕产妇和新生儿信息,考察临床特征和母子结局,考察病例组化疗干预对病死率和存活儿童发育(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Ⅲ,ASQ Ⅲ)的影响因素。结果:2012至2016年3中心 80 524例孕妇进入本文分析,83例(1.03‰)孕妇在妊娠期诊断恶性肿瘤,2012年0.45‰至2016年1.28‰;截止至2017年9月1日35/83例(42.2%)死亡,排前5位肿瘤疾病占72.3%(60/83):白血病26例,甲状腺癌和宫颈癌各10例,恶性卵巢瘤8例,乳腺癌6例;24名妊娠期恶性肿瘤的孕妇于妊娠28周前终止妊娠,8例平均在诊断恶性肿瘤后的(37.0±20.0)个月死亡;妊娠期恶性肿瘤继续妊娠59例行对照组1∶1匹配,继续妊娠59例中死亡27例(47.4%),其中10例在孕中、晚期给予化疗,死亡1例(10.0%),均未发生化疗相关的新生儿畸形。49例妊娠期恶性肿瘤孕妇未行化疗死亡26例(53.1%),化疗亚组与非化疗亚组,孕妇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化疗亚组与非化疗亚组比较,ASQ 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1.00)。结论:妊娠期化疗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但并不影响儿童病死率和生长发育。
  • 儿童消化道异物1 257例病例系列报告
  • 任路 耿岚岚 肖伟强 龚四堂
  • 2017 Vol. 12 (5): 333-336.
  • 摘要 ( 575 ) PDF (362KB)( 919 )
  • 摘要目的:总结儿童消化道异物特点和预后,为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回顾性收集广东省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确诊为消化道异物的病例,根据异物性质和位置确定门诊观察和住院观察取异物,建立资料采集表格,单人采集如下信息:年龄、异物类型、停留部位、误吞时间、临床症状、取异物地点、取异物方式、并发症、异物去向。结果:2006年5月至2016年10月1 257例消化道异物纳入分析,男845例,平均(3.0±2.1)岁,误吞异物时间(1.7±1.5)d。出现临床症状266例(21.2%),其中上消化道症状210例(78.9%)。硬币类异物比例最高(53.2%),其余为电池、磁铁、长条/尖锐异物和不规则异物。就诊时异物停留在胃内最多见(40.8%)。自行排出异物者215例,时间(3.5±2.5)d。门诊观察806例中自行排出185例(23.0%);住院观察治疗451例中自行排出30例(6.6%),干预取出420例,其中食管镜取出230例(54.8%),尝试胃镜取出169例(40.2%),外科手术取出21例(5.0%)。门诊观察和住院取异物病例中出现并发症110例(8.8%), 其中98例(86.4%)出现黏膜损害,2例食管异物因并发食管穿孔、主动脉食管瘘导致消化道出血死亡。以Logistic二元回归对预后进行危险因素分析显示,临床症状、停留部位、干预方式和异物类型是儿童消化道异物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长条/尖锐物的内镜干预率(49.2%)和临床症状出现率(32.3%)均最高,磁铁异物外科手术率(17.4%)最高,纽扣电池并发症发生率(25%)最高;食道异物的内镜干预率(78%)、症状出现率(68.8%)和并发症发生率(16.6%)均最高。结论:儿童消化道异物类型多种多样,预后与异物类型、停留部位、临床症状和干预方式密切相关。
  • 危重症监护病房死亡与存活患儿血糖波动的病例对照研究
  • 杜语慧 李静 刘成军 许峰
  • 2017 Vol. 12 (5): 337-341.
  • 摘要 ( 355 ) PDF (572KB)( 916 )
  •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血糖波动指标对危重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采集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PICU滞留时间≥72 h患儿的血糖水平和儿童死亡风险评分Ⅲ(PRISMⅢ)中的临床指标,以入PICU后28 d转归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单因素分析血糖水平和PRISMⅢ评分临床指标与入PICU后28 d转归情况的相关性,通过ROC曲线确定入科时首次血糖、72 h平均血糖、血糖标准差、血糖变异系数、高血糖发生率、低血糖发生率、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和血糖不稳定指数中对入PICU后28 d 转归情况预测价值最大的指标,连同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意义的指标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生存组与死亡组24 h有创机械通气、PRISMⅢ评分、72 h平均血糖、血糖标准差、血糖变异系数、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及72 h血糖不稳定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72 h平均血糖、血糖标准差、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及72 h血糖不稳定指数与PRISMⅢ评分均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281、0.202、0.204和0.335。ROC曲线分析显示,PRISMⅢ评分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33(95%CI:0.665~0.801,P<0.001),平均血糖、血糖标准差、血糖变异系数、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及血糖不稳定指数AUC分别为0.624(95%CI:0.539~0.708,P=0.003)、0.654(95%CI:0.577~0.730,P<0.001)、0.630(95%CI:0.552~0.708,P= 0.002)、0.605(95%CI:0.525~0.686,P=0.012)、0.687(95%CI:0.611~0.764,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RISMⅢ评分和血糖不稳定指数均是危重患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四分位数分层比较,随着血糖不稳定指数的升高,血糖不稳定指数≥3.13 mmol2·h-1·d-1的患儿病死率和PRISMⅢ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患儿血糖波动与病死率密切相关,72 h血糖不稳定指数比他血糖波动指标对预后更有预测价值,将其控制在3.13 mmol2·h-1·d-1以下可能是一个相对合理范围。
  • 妊娠期糖尿病母亲的新生儿出生48小时内血糖的动态变化及低血糖的影响因素
  • 黄欣欣 江秀敏 林艳 周衔玲
  • 2017 Vol. 12 (5): 342-346.
  • 摘要 ( 469 ) PDF (398KB)( 1199 )
  •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母亲婴儿(IDMS)出生后血糖的变化情况,分析IDMS发生低血糖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横断面调查,纳入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我院)定期产检和分娩、单胎活产的全部妊娠期糖尿病(GDM)产妇,收集产妇和新生儿的一般临床资料、母亲孕产期血糖值和IDMS出生后48 h内各时点的血糖值。血糖值<2.2 、~2.6 mmol·L-1 为低血糖和临界低血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DMS低血糖、临界低血糖的影响因素。结果:共1 083份病志进入本文分析。①GDM产妇年龄(30.2±4.2)岁,(39.1±1.4)孕周,初产妇66.8%,阴道分娩82.4%,孕前BMI<18.5者4.5%、≥25者9.8%。1 083例IDMS中,早产儿3.8%,男52.5%,Apgar评分均≥8分,出生体重(3 303.7±428.2)g。②IDMS出生0.5 h时平均血糖明显下降,2~48 h呈上升趋势。母亲孕前BMI 18.5~24.9、阴道分娩、足月儿、总产程时间≥7 h、傍晚至夜间分娩、正常体重儿的IDMS出生时和生后某些时点的平均末梢血糖相对较高。③1 083例IDMS中,低血糖7例(0.65%),6例发生在出生时,1例发生在生后48 h;临界低血糖29例(2.68%),26例发生在出生时,生后12、24和48 h各1例。④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显示,孕末期静脉血糖水平高是新生儿低血糖、临界低血糖的保护因素。结论:IDMS生后48 h内发生低血糖的时间以出生时最多,但生后48 h都有发生低血糖的可能,应密切监测。GDM孕妇孕末期静脉血糖水平高可能是新生儿低血糖和临界低血糖的保护因素。
  • 连续血液净化技术在中国儿童重症医学科应用状况的横断面调查
  • 杨雪 钱素云 祝益民 许煊 刘春峰 许峰 任晓旭 王莹 张育才 陆国平
  • 2017 Vol. 12 (5): 347-351.
  • 摘要 ( 415 ) PDF (1054KB)( 1011 )
  • 摘要目的:了解中国儿科血液净化技术2012年至2016年的发展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案,选择中华医学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儿科急救或重症学组成员单位为调查医院,基于2012年相同调查问卷修改完善《CBP应用现状调查表》(简称调查表),调查内容:①调查医院性质、规模和PICU床位数;②各项血液净化技术开展情况:腹膜透析(IPD)、血液透析(IHD)、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血浆置换技术(TPE)、血液灌流(HP)、血液吸附(PA)和人工肝支持(ALSS);③CBP救治病种及并发症的分布情况,对调查医院统一培训后完成填写。结果: 2016年12月30日至2017年3月30日28个省中39个城市53/55家医院完成调查表填写,儿科专科医院39家,综合性医院14家,三级甲等医院49家;均有PICU病房,PICU平均床位数25张。开展CRRT的23家医院共有6 618例;开展TPE的32家医院2 580例,开展HP的23家医院2 238例,开展ALSS的20家医院开展961例。应用各项技术的病例数呈逐年增加趋势,IPD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CBP各技术的实施80%以上的医院以ICU为主,其次为肾内科;CBP主要应用于脓毒症24.3%,MODS 20.3%,药物中毒12.7%等的治疗。9家医院已开展新生儿CBP技术,共46例新生儿接受CBP治疗。5年间共有1 093例肝功能衰竭患儿应用CBP的治疗,各模式成活率 HP 85.7%,TPE+HP 72.0%,TPE 70.5%、CRRT 69.8%,TPE+CRRT模式50.0%。CBP的主要并发症为深静脉置管吸壁、堵膜等。结论:2012年至2016年CBP技术在全国儿童重症领域得到很大推广,尤其在脓毒症等疾病的应用方面。
  • 上海单中心2012至2016年门诊腹泻婴幼儿腺病毒 流行病学特点
  • 卢丽娟 钟华清 徐梦华 苏犁云 曹凌峰 董妞妞 董左权 徐锦
  • 2017 Vol. 12 (5): 352-356.
  • 摘要 ( 332 ) PDF (665KB)( 886 )
  • 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门诊腹泻婴幼儿中腺病毒(HAdV)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12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每周三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门诊就诊、≤5岁、病程≤14 d的急性腹泻患儿临床病毒检测后的剩余粪便标本,以系统抽样,采用PCR法检测HAdV、星状病毒、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并通过基因测序和进化树分析确定HAdV的型别。 结果:共1 010例样本进入本文分析,2012至2014年每年144例,2015年265例,2016年313例;男628例;0~6、~12、~24、~36、~48和~60月龄分别为246、578、79、45、18和44例。①5年HAdV总检出率为 5.2%(53/1 010),2012至2016年依次为6.9%(10/144)、10.4%(15/144)、5.6%(8/144)、4.5%(12/265)和2.6%(8/313),不同年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不同性别、不同月龄患儿和不同月份HAdV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53例共检测到10种HAdV型别,肠道腺病毒(EAdV)包括HAdV 41型 (31/53,58.5%) 和 40 型(3.8%),非肠道腺病毒(NEAdV)包括HAdV 31型 (11.3%)、1 型(5.7%)、3 型(5.7%)、2 型(3.8%)、 5 型(3.8%)、 6 型(3.8%)、4 型(1.9%)和7 型(1.9%)。各年份均以HAdV 41型为主。④HAdV单一感染占73.6%(39/53),EAdV、NEAdV单一感染分别为49.1%(26/53)和24.5%(13/53);14例为HAdV和其他腹泻病毒混合感染,主要为HAdV与轮状病毒(13.2%,7/53)或诺如病毒(9.4%,5/53)的两两混合感染。结论:上海地区门诊腹泻婴幼儿中HAdV流行型别多样,常年散在流行,且主要为单独感染引发婴幼儿腹泻。
  • 并发消化道出血的先天性门体分流畸形8例影像学特征病例系列报告
  • 季敏 吴先胜 龚英 杨宾 乔中伟
  • 2017 Vol. 12 (5): 357-361.
  • 摘要 ( 488 ) PDF (2136KB)( 939 )
  • 摘要目的:探讨合并消化道出血的先天性门体分流畸形的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该畸形的认识。方法:纳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病历系统中先天性门体分流且病史中有消化道出血症状的病例,采集性别、年龄、临床表现、CTA和MRA影像学资料、外科手术结局。CTA为GE Light speed 64排螺旋CT扫描仪,MRA为Siemens Avanto 1.5 T 扫描仪,提取纳入病例的CTA原始图像,以1.25 mm层厚/0.625 mm层间隔重建,传入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提取纳入病例的MRA原始图像,传入MR工作站进行后期多平面重建;由2名从事儿科影像诊断10年以上医生独立读片,观察门静脉及其属支的形态及走行,异常门体分流位置、途径,髂静脉、下腔静脉及肠管、肠壁血管分布。结果:2008年3月至2017年1月符合本文病例纳入标准的连续病例8例,男6例,年龄3月至10岁,7例贫血,7例便血,1例呕血。8例均行CTA检查,其中2例同时行MRA检查。截止出院时,6例行手术治疗,2例随访观察。8例先天性门体分流畸形患儿均为肝外型门体分流,2例肝外型Ⅰ型,6例为Ⅱ型。以便血为表现的7例中,髂内静脉、直肠上静脉及结肠静脉扩张扭曲;以呕血为表现的1例,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汇合后通过胃冠状静脉汇入左肾静脉,胃冠状静脉显著扩张、扭曲。结论:合并便血的先天性门体分流大部分通过肠系膜下静脉与髂静脉异常沟通,发生便血的比例高。
  • NPHP3基因突变致婴幼儿期进展为终末期肾病的肾单位肾痨2例并文献复习
  • 李国民 刘海梅 陈径 孙利 曹琦 沈茜 翟亦晖 吴冰冰 徐虹
  • 2017 Vol. 12 (5): 362-367.
  • 摘要 ( 821 ) PDF (1062KB)( 1197 )
  • 摘要目的:总结2例在婴幼儿期进展为终末期肾病(ESRD)的NPHP3基因突变致肾单位肾痨(NPHP)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的特点。方法:收集患儿的一般情况、肾活检、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和基因测序结果,并行文献复习。结果:①2例均为男性,发病年龄3和17个月,均以黄疸、肝功能异常为首发症状,2例进展至ESRD的年龄分别为11和35个月。例1肾活检病理肾小管间质炎,肾小球轻度病变,未见囊肿;肝脏活检肝细胞弥漫性变性,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未发现家族中有类似疾病。②行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例1存在NPHP3基因 C.2369A>G (p.L790P)、c.1358A>G (p.L453P)杂合错义突变,例2存在c.1174C>T(p.R392X)无义突变和IVS263A>G剪切突变。2例均为复合杂合突变,均分别来自患儿父母。p.L453P和p.L790P错义突变及IVS263A>G剪切突变经软件预测为有害突变。除IVS263A>G外均为新发现的突变。③共检索到18篇文献1 504例NPHP患者行NPHP3测序,79例检测到NPHP3纯合突变或复合杂合突变。其中19例在新生儿期进展为ESRD,需要肾脏替代治疗,常伴有肺发育不良和胰腺囊肿,在胎儿期表现为羊水少,超声提示双肾增大,伴有囊性改变,常被诊断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囊肾;余20例(含文2例)在5岁前进展为ESRD,以肝功能异常和贫血为主要表现,常伴肝脏纤维化和胆管发育异常;42例在5岁后进展为ESRD,以贫血、肾功能异常和高血压等肾脏表型为主。 结论:NPHP3基因突变所致NPHP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青年型NPHP,约半数在5岁前进展为ESRD,故婴幼儿期不明原因的黄疸和肝功能异常应警惕NPHP3基因突变可能。本研究发现的c.1358A>G、C.2369A>G和c.1174C>T突变为新发现的NPHP3基因突变类型。
  • SLC6A1基因突变致儿童失神发作1例并文献复习
  • 张赟健 周水珍
  • 2017 Vol. 12 (5): 368-372.
  • 摘要 ( 620 ) PDF (2697KB)( 970 )
  • 摘要目的:探讨SLC6A1基因突变儿童失神发作的临床特征和基因变异。方法:对2007年12月至2017年7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神经科诊治随访的1例SLC6A1基因突变失神发作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SLC6A1”、“癫”及“SLC6A1”、“epilepsy”为关键词,对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Pubmed建库至2017年6月收录的论文进行检索。总结SLC6A1基因突变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基因突变特点。结果:患儿男,13岁,3岁发热时出现首次癫发作,表现为清醒时发呆、凝视伴眼睑扑动,肢体无明显抽搐,无跌倒,无尿便失禁,持续数秒缓解。后反复发作,持续数秒至数十秒,数周发作1次至1天内丛集性发作。患儿智力、运动发育迟缓,否认发育倒退,目前接受特殊教育,12岁行瑞文智力测试IQ 44。体格检查无特殊。脑电图检查背景活动正常,醒睡各期左侧颞区尖慢波发放以及广泛性3~3.5 Hz棘慢波阵发,并监测到清醒期多次典型失神发作。基因突变分析发现患儿SLC6A1基因存在杂合剪切突变c.370+1G>T,父母未检测到该变异。该位点为罕见变异,位于经典的剪切位,经MutationTaster预测为有害变异。共检索到5篇英文文献,包括本例患儿共12例(男3 例)SLC6A1基因突变者,11例患儿有失神发作,其中典型失神和眼睑肌阵挛伴失神发作各5例,1例为不典型失神;共报道10种SLC6A1基因变异,其中5个为错义突变,2个为截短突变,1个为移码突变,1个为剪切突变,1个为染色体微缺失。结论:SLC6A1基因变异为失神发作伴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或发育倒退的病因之一。
  • PORCN基因嵌合突变致男性局灶性真皮发育不全1例并文献复习
  • 徐丹丹 陆炜 郑章乾 杨琳 吴冰冰 罗飞宏
  • 2017 Vol. 12 (5): 373-377.
  • 摘要 ( 552 ) PDF (791KB)( 993 )
  • 摘要目的:报道1例PORCN基因嵌合突变致男性局灶性真皮发育不全(FDH)患儿并文献复习,为该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总结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基因测序结果。在Pubmed、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中检索建库至2017年9月30日报道的PORCN突变致FDH综合征的病例,归纳该病的临床表现,筛选并总结存活男性患儿的基因型和临床表型。结果:患儿男,12岁2月,因“身材矮小”就诊。当地医院检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343.8 ng·mL-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4.9 μg·mL-1;垂体MR增强扫描未见异常;B超检查双侧睾丸、肾上腺未见异常。身高142cm(-1.4 SD),体重36.1 kg;左侧第4脚趾明显小于右侧;左侧腹部和腿部有沿Blaschko线的色素减退,左侧臀部及阴茎左侧面有浅黄色脂肪膨出;双足X线正位片示,左足第1、4、5跖骨和左拇趾第1趾骨较细,第4趾骨细小,左拇趾末节趾骨短、末端细尖。性激素6项未见异常。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测试显示语言、总分分值偏低。基因检测显示PORCN基因c.178G>A嵌合突变,确诊为PORCN基因嵌合突变致FDH。共检索到36篇英文文献报道了经基因检测确诊为PORCN突变导致的FDH综合征205例,其中男性22例(3例在出生后死亡);临床表现以皮肤(72.7%)、骨骼系统(66.8%)和颅面部(58.5%)最常见。20例(包括本文1例)存活的PORCN突变导致的FDH综合征男性患儿中除1例为46,XXY Klinefelter综合征外,余均为嵌合体或合子后嵌合;均存在皮肤发育不全,其他临床表现多样。结论:FDH不仅可表现为肢体和皮肤异常,还可导致智力发育迟滞。PORCN基因突变所致FDH为X连锁显性遗传病,男性杂合患者多为胚胎致死性,存活男性多为嵌合突变且临床表现异质性高,临床易漏诊,对存在皮肤相似病变怀疑该病者应做基因检测以辅助诊断。
  • 多脏器型假性醛固酮减少症Ⅰ型1例并文献复习
  • 邹亮燕 曾丽春 蒋思远 陈乡 杨琳 周文浩 陈丽萍 王来栓
  • 2017 Vol. 12 (5): 378-382.
  • 摘要 ( 358 ) PDF (1922KB)( 1048 )
  • 摘要目的:报告1例SCNN1A基因杂合突变所致的多脏器型假性醛固酮减少症Ⅰ型(PHAⅠ),为PHAⅠ患儿的早期诊断、治疗等提供依据。方法:总结患儿的临床表型、实验室检查、基因测序结果和诊治经过,并对多脏器型PHAⅠ行文献复习。结果患儿男,17 d,因“发现电解质紊乱6 d”入院,主要表现为低钠血症、高钾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经补钠、氢化可的松和胰岛素等治疗效果不理想。核心家系全外显子检测发现SCNN1A复合杂合变异c.1439+1G>C和c.104delC(p.P35LfsTer14)。c.1439+1G>C源于患儿父亲,是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HGMD)已报道的多脏器型PHAⅠ型的致病突变;c.104delC(p.P35LfsTer14)源于患儿母亲,系新发现的突变。明确诊断多脏器型PHAⅠ后拟予口服降钾树脂治疗,患儿家属放弃治疗,出院后第4 d患儿死亡。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7年9月4日,14篇文献(13篇英文,1篇中文)共报告33例多脏器型PHAⅠ型患儿,与本文1例合并后共34例。34例均有肾脏表现。除3例SCNN1A纯合突变及1例SCNN1G杂合突变在病程及随访中未提及肾外表现外,余病例均报道累及肾外其他系统,其中脱水样改变和累及呼吸道最常见,发育迟缓和消化道次之。4例死于高血钾所致心脏骤停,均为SCNN1A突变,除本文报告的1例为杂合突变外均为纯合突变。 结论:顽固性高钾血症、低钠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需考虑PHA,基因测序可协助诊断。
  • 肠道病毒71型VP1抗原表位多肽疫苗的实验研究
  • 向云凤 宋惠玲 苟恩进 李青 顾胜利 韩允 汤正珍 黄波
  • 2017 Vol. 12 (5): 383-387.
  • 摘要 ( 386 ) PDF (2380KB)( 928 )
  • 摘要目的:根据贵州省手足口病患儿肠道病毒71型(EV71)分离株的VP1结构蛋白序列研制多肽疫苗并研究其对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2013年3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从贵州省手足口病患儿的咽拭子样本中分离到17株EV71毒株,其VP1氨基酸序列一致(共297个氨基酸),据此设计并合成多肽片段(除最后一段为27个氨基酸外,其余均为20个氨基酸);用感染EV71的手足口病病愈患儿的阳性血清,通过间接ELISA法筛选出免疫原性较好的多肽片段,制成多肽疫苗;用多肽疫苗免疫ICR健康雌鼠,并设未免疫的对照(Con);将雌鼠的子代小鼠随机分为注射和不注射EV71病毒颗粒的2个亚组;注射病毒2 d后处死所有小鼠,分别取小鼠的骨骼肌、小肠和脑组织,通过RTPCR检测病毒感染情况,同时HE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病理改变。结果:共设计并合成19段含交叉序列的多肽片段,从中筛选出3段免疫原性较好的(P2:VSRALTHALPAPTGQNTQVS;P4:ALQAAEIGASSNASDESMIE;P8:YANWDIDITGYAQMRRKVEL), 制成多肽疫苗并免疫雌鼠,取雌鼠的子代小鼠进行后续试验。RTPCR结果显示,各感染病毒亚组的骨骼肌、小肠和脑组织中均能检测到EV71病毒,而未感染病毒亚组均检测不到;病理结果显示,未接种多肽疫苗母鼠的子代小鼠在感染EV71病毒后,骨骼肌、小肠和脑组织均出现明显的炎性改变;接种多肽疫苗母鼠的子代小鼠骨骼肌、小肠和脑组织的炎性改变明显减轻,3种多肽疫苗对EV71所致炎症的改善作用无明显差异;接种多肽疫苗母鼠的未注射病毒亚组子代小鼠骨骼肌、小肠和脑组织中均未检测到EV71病毒,也未观察到明显的炎性改变。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VP1抗原表位多肽疫苗并在动物实验中证实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可为今后相关疫苗的研制提供方法学借鉴。

循证医学方法学

综述

病案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