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论著

  • 上海市单中心儿童幽门螺杆菌不同治疗方案根除率及其耐药率的横断面调查
  • 周颖, 王玉环, 芦军萍, 叶孜清, 黄瑛
  • 2019 Vol. 14 (2): 81-86. DOI:10.3969/j.issn.1673-5501.2019.02.001
  • 摘要 ( 671 ) PDF (852KB)( 919 )
  • 目的 考察上海市儿童幽门螺杆菌常用治疗方案的根除率和幽门螺杆菌的耐药率。方法 回顾性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9月19日门诊内镜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完成1个治疗方案(2周)且随访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的病例,从我院电子病历系统中截取性别、诊断年龄、主诉、内镜表现、尿素酶试验(RUT)结果、病理检查、胃黏膜培养及药敏结果、治疗方案和疗程等。完成1个治疗方案1个月后来我院行尿素呼气试验(UBT)或胃镜RUT检测,其中1项阴性判断为幽门螺杆菌根除。结果 1 558例确诊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进入本文分析,平均年龄(8.5±3.1)岁,男性56.5%,腹部不适主诉占74.6%,非溃疡病变占85.0%。均为经验性治疗且均完成了标准治疗时间。一线治疗+补救治疗根除率56.7%(883/1 558),其中一线治疗和补救治疗根除率分别为56.4%(751/1 331)和58.1%(132/2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线治疗中奥美拉唑(OME)+克拉霉素(CLA)+阿莫西林(AMO)/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AMOc)、OME+CLA+甲硝唑(MET)和其他治疗方案根除率分别为57.9%(659/1 139)、31.8%(34/107)和68.2%(58/85),OME+CLA+MET治疗方案根除率低于其他治疗方案;补救治疗中,铋+OME+CLA+AMO/AMOc、铋+OME+CLA+MET和其他治疗方案根除率分别为57.6%(87/151)、52.3%(23/44)和68.8%(22/32), 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幽门螺杆菌培养阳性579株菌株中,CLA、MET和AMO的耐药率分别为31.8%、45.1%和1.4%;CLA和MET同时耐药率为23.0%。根除(一线+补救)治疗失败和治疗成功分别为259和320例,根除治疗失败病例的CLA耐药率(44.0% vs 21.9%)、MET耐药率(52.5% vs 39.1%)和CLA+MET同时耐药率(32.4% vs 15.3%)均显著高于根除治疗成功病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一线和补救治疗分别为475和104例,CLA、MET和CLA+MET同时耐药率分别为(29.5% vs 42.3%)、(42.7% vs 55.8%)和(20.4% vs 3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因为CLA、MET高耐药等原因,儿童标准三联疗法的根除率只有56.4%,可能不适合在临床上作为幽门螺杆菌的一线治疗方案继续使用。但改善患儿服药依从性、提高药物剂量(如质子泵抑制剂和AMO)等是否可以提高标准三联疗法的根除率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系统性红斑狼疮产妇孕期体重增长对新生儿出生体重影响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 唐墨莲, 赵卫秀, 沈敏, 李浩捷, 谈韬, 徐仁应, 万燕萍
  • 2019 Vol. 14 (2): 87-90. DOI:10.3969/j.issn.1673-5501.2019.02.002
  • 摘要 ( 569 ) PDF (995KB)( 537 )
  • 目的 考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产妇孕期体重增长(GWG)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 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我院)产科分娩的SLE产妇及其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集产妇一般情况(年龄、身高、孕前体重、教育程度、GWG、既往疾病史、分娩孕周)、第一次产检指标(收缩压、舒张压、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新生儿性别、Apgar评分及出生体重。根据年龄和教育程度1:3匹配健康产妇及其新生儿作为对照。产妇GWG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关系采用一般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共纳入SLE产妇45例和健康产妇135例。所有产妇平均年龄(29.0±3.0)岁,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3 198.8±501.8)g。SLE组GWG显著低于对照组,(12.4±5.5)kg vs (15.0±5.1)kg, P=0.004,GWG 低于适宜体重增长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37.8% vs 16.3%, P<0.01)。将所有产妇按GWG进行四分位分组,结果显示随着GWG增长,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增加。与GWG处于最低四分位的SLE产妇相比,处于最高四分位的产妇的新生儿出生体重多(246.4±234.1)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LE产妇GWG明显低于正常产妇,随着GWG的增加,新生儿出生体重有增加趋势。
  • 基于常规和三元整合教育方案对超低出生体重儿住院期间父母焦虑抑郁影响的历史对照研究
  • 李丽玲, 胡晓静, 曹云, Shoo.Lee, 陆春梅, 刘婵, 王丽, 钱葛平, 张晓波
  • 2019 Vol. 14 (2): 91-96. DOI:10.3969/j.issn.1673-5501.2019.02.003
  • 摘要 ( 526 ) PDF (844KB)( 648 )
  • 目的 评价专业人员-父母-住院早产儿三元整合教育方案(三元整合教育方案)在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ELBW)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个年度ELBW的连续样本,对照组常规护理教育方案,实验组三元整合教育方案,采用贝克焦虑量表 (BAI)和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BDI-Ⅱ)作为评价焦虑和抑郁的工具,比较不同教育方案父母的焦虑、抑郁程度的差别和父母入院时和出院前焦虑、抑郁水平。结果 实验组79对父母、对照组64对父母进入本文分析。实验组ELBW平均孕周小于对照组,试管婴儿比例高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长于对照组,但住院时间并不长于对照组,母乳喂养率也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入院时实验组和对照组BAI粗分[(18.9±9.8)vs (17.1±10.2)]和BDI-Ⅱ评分[(17.2±8.8)vs (16.0±9.0)],中重度焦虑[(37/128) vs (36/158)]和中重度抑郁的例数[(38/128) vs (51/15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和对照组出院时较入院时BAI粗分下降了(11.0±6.5)分和(8.5±2.3)分,BDI-Ⅱ评分下降了(11.3±8.1)分和(9.1±7.9)分,中重度焦虑和中重度抑郁的例数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焦虑和抑郁评分改善值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入院时父亲焦虑和抑郁评分均较高于母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三元整合教育方案明显降低了ELBW父母焦虑、抑郁的水平,在单中心的历史对照研究中得到较好的验证。
  • 儿童缩窄性心包炎78例病例系列报告
  • 陈蔚, 李谧, 易岂建, 计晓娟, 何玲
  • 2019 Vol. 14 (2): 97-100. DOI:10.3969/j.issn.1673-5501.2019.02.004
  • 摘要 ( 676 ) PDF (1103KB)( 722 )
  • 目的 分析儿童缩窄性心包炎(CP)的临床特征、诊治及预后,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纳入1996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确诊为CP的患儿。从电子病历系统中截取患儿的一般资料、首发症状及体征、病因、误诊情况、影像学检查、术中发现、病理活检、治疗和预后资料。结果 78例CP患儿进入本文分析,男49例,平均年龄9.4(1~15.4)岁,平均病程13.4个月(6 d至7年)。病前有结核病接触史6例(7.7%),病前无明确急性心包炎病史41例(52.6%)。首发症状以水肿(61/78,78.2%)、体征以肝脏肿大 (72/78,92.3%)最多见。病因不明30例(38.4%),病因明确者以肺吸虫感染(19例,24.4%)为主。20例(25.6%)误诊为其他疾病。55/78例(70.5%)X线胸片提示CP,45/48例(93.8%)胸透提示CP,31例(100%)胸部及心脏CT和1例(100%)心脏MRI均提示CP,72/78例(92.3%)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CP。61例(78.2%)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心包厚薄不均。60/61例手术患儿行病理活检,心包增厚59例(98.3%),心包厚度正常1例(1.7%)。病理提示非特异性CP 48例(80.0%),结核性心包炎6例(10.0%),化脓性心包炎4例(6.7%),肺吸虫性心包炎2例(3.3%)。61例手术患儿中,60例好转出院,1例死亡。17例放弃手术治疗,其中7例失访,电话随访10例死亡。结论 CP病因大多不明确,病因以肺吸虫为主。儿童CP误诊率较高。病理活检对明确病因特异性不高,超声心动图为诊断CP的首选检查。心包剥脱术是治疗CP的最佳手术方式,预后较好。
  • 拷贝数变异致高IgM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 朱晓娜, 夏宇, 杨军
  • 2019 Vol. 14 (2): 101-105. DOI:10.3969/j.issn.1673-5501.2019.02.005
  • 摘要 ( 694 ) PDF (1228KB)( 623 )
  • 目的 探讨拷贝数变异致高IgM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免疫学特点及基因测序情况。方法 对1例拷贝数变异致高IgM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实验室及遗传资料进行分析,并检索拷贝数变异所致高IgM综合征的相关文献。结果 患儿男,生后反复感染,伴黄疸及门静脉海绵样变性,血IgG及IgA下降,血中性粒细胞减少。父母非近亲结婚,无阳性家族史。高通量测序常规生物信息分析未发现致病突变,拷贝数变异分析示CD40LG基因大片段缺失,DNA样本CD40LG基因1-5号外显子PCR无扩增,cDNA扩增无产物。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CD40L蛋白表达缺如。文献检索结果显示,高IgM综合征以点突变最为多见,CD40LGAICDA基因存在拷贝数变异报道。结论 拷贝数变异与点突变所致的高IgM综合征临床表现、免疫学指标无明显差异。对临床可疑高IgM综合征但二代测序未发现致病突变的病例需进行拷贝数变异分析。
  • Ig/TCR基因重排在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模式特点
  • 王婵娟, 崔蕾, 李伟京, 赵晓曦, 高超, 吴敏媛, 王天有, 李志刚
  • 2019 Vol. 14 (2): 106-111. DOI:10.3969/j.issn.1673-5501.2019.02.006
  • 摘要 ( 1113 ) PDF (859KB)( 646 )
  • 目的 探讨免疫球蛋白(Ig)/ 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在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的表达模式特点及其与临床生物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我院)2005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收治的初治T-ALL患儿,分析其初诊时骨髓单个核细胞的Ig/TCR基因重排情况,根据重排情况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不同组别的临床生物学特征。结果 ①52例儿童T-ALL中男37例(71.2%),入院时中位年龄8.0(1.8~16.0)岁,初诊时WBC中位数为140.5(2.7~667.1)×109·L-1,中危38例(73.1%)、高危14例(26.9%)。中位随访时间136.3(1.2~171.7)个月,长期完全缓解38例(73.1%)、复发10例(19.2%),其他原因死亡4例(7.7%)。②TCRBTCRGTCRDIgH克隆性基因重排的发生率分别为85%、85%、38%和21%,94%的患儿检出至少1种基因重排,88%的患儿检出至少2种基因重排。TCRBTCRDTCRGIgH重排分别以完全性Vβ-(Dβ)-Jβ、Vδ-Jδ、VγⅠ-Jγ1.3/2.3和DH-JH不完全重排为主。各种重排的胚系片段使用和连接区序列极具多样性。③ 10例复发患儿中有6例检测了复发时的Ig/TCR基因重排模式,4例与初诊时完全一致,2例发生改变。④SIL-TAL1融合基因阳性率在11例IgH重排阳性患儿中0%(0/14),在41例IgH重排阴性患儿中为34.1%(14/41),P=0.025。⑤TCRB基因重排阳性组高危比例(20.5%,9/44)低于阴性组(62.5%,5/8),P=0.025。TCRBTCRG基因重排阳性组第33 d缓解率(89.4%,42/44)高于阴性组(10.6%,5/8),P=0.022,第78 d MRD水平≥10-3的比例(10.8%,4/37)低于阴性组(50.0%,3/6),P=0.045。结论 儿童T-ALL初诊时Ig/TCR克隆性基因重排的胚系片段使用和连接区序列极具多样性,有助于进一步性MRD 检测标志的筛选。
  • 单中心血液肿瘤患儿合并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病例系列报告
  • 姚佳峰, 李楠, 姜锦
  • 2019 Vol. 14 (2): 112-117. DOI:10.3969/j.issn.1673-5501.2019.02.007
  • 摘要 ( 586 ) PDF (834KB)( 588 )
  • 目的 回顾性分析血液肿瘤患儿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药敏结果,为合理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菌株来源为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我院)血液肿瘤中心因怀疑感染而送检、病原培养阳性且排除污染和定植的标本,分析病原菌的构成和耐药情况。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照2014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标准进行结果判定。结果 2 095例次病原学培养阳性标本中共分离到病原菌2 188株,革兰阴性菌1 053株(48.1%)、革兰阳性菌837株(38.3%)、真菌298株(13.6%)。革兰阴性菌中以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要致病菌。革兰阳性菌以凝固酶阳性表皮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多见。药敏情况:①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占革兰阳性菌的41.6%(348/837),以表皮葡萄球菌(84.9%,169/199)和人葡萄球菌(90.8%,129/142)为主,未检测到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加环素耐药菌株。②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阳性菌占革兰阴性菌的31.9%(336/1 053),以肺炎克雷伯杆菌(63.8%,134/210)和大肠埃希菌(92.8%,90/97)为主;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占革兰阴性菌的23.6%(248/1 053),以肺炎克雷伯杆菌(63.8%,134/210)、大肠埃希杆菌(51.5%,50/97)和阴沟肠杆菌(34.5%,38/110)为主;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接近或超过50%,但对替加环素的耐药率为0.9%~13.4%,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10.0%~26.8%。③多重耐药、广泛耐药和全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占全部鲍曼不动杆菌的32.6%(28/86)。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为52.3%~58.1%,对多黏菌素的耐药率为1.2%。结论 血液肿瘤患儿合并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菌及条件致病菌检出率有增长趋势。
  • DACT1错义突变与先天性心脏病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 王鹤, 彭瑞, 段文元, 王红艳, 姚晓英
  • 2019 Vol. 14 (2): 118-122. DOI:10.3969/j.issn.1673-5501.2019.02.008
  • 摘要 ( 576 ) PDF (1308KB)( 662 )
  • 目的 筛选与先天性心脏病(CHD)相关的DACT1基因的错义突变,并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方法 研究对象为中国山东地区汉族人群,病例组为2008年8月至2011年1月散发CHD的连续就诊患儿,排除综合征型和有心脏病家族史患者;对照组为同时期收集的排除CHD以及有心脏病家族史的健康儿童。①提取两组外周静脉血WBC的基因组DNA,靶向DACT1基因的编码区进行测序,将测序结果中的单核苷酸变异(SNV)与数据库dbSNP(version137)和千人基因组比对,病例组与对照组的SNV比对,筛选出病例特异性的新发现或稀有DACT1突变位点,通过Sanger法验证。②构建野生型和各突变型DACT1的表达质粒,在HEK293T细胞中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观察DACT1和DVL2蛋白表达水平。③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观察突变后DACT1对经典Wnt信号通路和非经典Wnt信号通路(PCP)调控作用的变化。结果 病例组404例,年龄(2.9±2.7)岁;对照组213名,年龄(7.1±3.7)岁。病例组和对照组的男女比例分别为1.2:1和1:1,均为汉族儿童。在3例CHD中筛选到4个DACT1基因编码区的新发现或稀有的错义突变c.1486C>T (p.S441L)、c.1598C>A (p.S478R)、c.1659G>C (p.E499Q)和c.1891T>A (p.M576K),经Sanger测序验证均为杂合突变。DACT1S478RDACT1E499Q在不同物种中保守性很高。DACT1S441L SIFT评价为有害突变;DACT1E499Q PolyPhen-2评价为可能有害(0.978),DACT1S478RDACT1M576K SIFT和PolyPhen-2预测为无有害性。4种突变型对DACT1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影响。与野生型DACT1相比较,突变型DACT1E499Q对DVL2蛋白的下调作用减弱(P<0.05),对经典Wnt信号通路以及PCP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也减弱(P <0.01)。结论 DACT1E499Q错义突变可能通过减弱对Wnt信号通路活性的抑制来促进CHD的发生。
  • 基于二项式-正态层次模型框架下比例的贝叶斯Meta分析方法及实现
  • 张天嵩
  • 2019 Vol. 14 (2): 123-128. DOI:10.3969/j.issn.1673-5501.2019.02.009
  • 摘要 ( 719 ) PDF (1024KB)( 866 )
  • 目的 介绍适用于比例Meta分析的二项式-正态层次模型及其贝叶斯方法实现。方法 阐述二项式-正态层次模型和正态-正态层次模型,分别在此两模型框架下,选择随机效应模型对两个文献数据重新分析。采用贝叶斯和频率学方法拟合二项式-正态层次模型;对数据未经或经logit转换后,采用倒方差法等经典频率学方法拟合正态-正态层次模型。结果 在二项式-正态层次模型框架下,采用贝叶斯方法获得合并比例的点估计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0.057(0.039,0.077)和0.799(0.693,0.897),研究间方差分别为0.488和0.919;采用频率学方法获得合并比例的点估计及95%置信区间分别为0.056(0.041,0.078)和0.798(0.692,0.875),研究间方差分别为0.400和0.589。在正态-正态层次模型框架下,经logit转换后获得合并比例的点估计及95%置信区间分别为0.073(0.057,0.094)和0.754(0.661,0.827),研究间方差分别为0.170和0.301;直接合并原始数据获得合并比例的点估计及95%置信区间分别为0.049(0.032,0.065)和0.804(0.719,0.888),研究间方差分别为0.001和0.018。结论 不同模型可以获得不同的结果,NNHM可能低估研究间方差。基于二项式-正态层次模型框架下贝叶斯方法更适用于比例的Meta分析。
  • 基于SAS NLMIXED的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在发病率数据Meta分析中的应用
  • 郑建清, 黄碧芬, 吴敏, 肖丽华
  • 2019 Vol. 14 (2): 129-133. DOI:10.3969/j.issn.1673-5501.2019.02.010
  • 摘要 ( 696 ) PDF (825KB)( 1145 )
  • 目的 介绍利用SAS软件中的PROC NLMIXED过程步实现发病率数据的META分析方法。方法 基于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GLMM)的二项式-正态模型(BN)和泊松-正态模型(PNM)等,可方便地实现发病率数据的随机效应Meta分析,尤其当Meta分析纳入含0事件研究时。以Schutz等发表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的癌症患者发生致命不良事件风险的系统评价作为实例数据,利用SAS软件实现发病率数据的META分析,并提供编程代码。结果 对于含0事件研究,使用PNM模型进行Meta分析,无需进行连续校正法。删除0事件研究对于PNM模型影响较大。与标准正态模型相比,PNM和BNM模型给出的效应值更高,而P值则更小,具有更好的灵敏性。结论 基于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利用SAS的PROC NLMIXED实现发病率数据Meta分析是优选的方法。
  • 以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大数据为基础的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探索出生体重与儿童肥胖的关联
  • 梁颖娜, 黄宇婷, 李立新
  • 2019 Vol. 14 (2): 134-138. DOI:10.3969/j.issn.1673-5501.2019.02.011
  • 摘要 ( 1288 ) PDF (1220KB)( 1783 )
  • 目的 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大数据,通过孟德尔随机化(MR)方法,探讨出生体重与儿童肥胖之间的关联。方法 本研究采用MR研究方法,以基因工具变量探讨出生体重与儿童肥胖的因果关联。以早期生长遗传学联盟(EGG)公开发表的基因数据为参考依据(数据获取时间为2018年10月20日),借助MR-base平台,筛选出与出生体重关联有统计学意义的SNP作为工具变量(筛选参数为P<5×10-8、连锁不平衡r2<0.1),通过逆方差加权分析法(IVW)、加权中值法和MR-Egger法分别判断出生体重与儿童肥胖(儿童肥胖定义:0~18岁按不同性别年龄别BMI≥P95)的因果关联。绘制SNP相关的出生体重与儿童肥胖风险的森林图及散点图。结果 共筛选到33个与出生体重相关的SNP。共纳入5 530例肥胖儿童和8 318名正常儿童。IVW分析:OR=1.79,95%CI:1.29~2.47,P=4.24×10-4;加权中值法:OR=1.30,95%CI:0.81~2.08,P=0.27;MR-Egger法:OR=1.73,95%CI:0.58~5.20,P=0.36。森林图IVW结果显示,儿童肥胖的遗传易感性与出生体重水平有关,rs7964361、rs11765649、rs3780573和rs1351394的分析均表明出生体重与儿童肥胖的关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出生体重相关的SNP及其儿童肥胖风险的散点图显示,IVW法、MR-Egger法和加权中值法的因果关联估计相近。结论 IVW法分析显示出生体重与儿童肥胖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但其他两种统计方法分析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二者的关联尚待进一步的证据支撑。

循证医学方法学

病案报告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