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专家对谈录

论著

  • ClinicalTrials.gov建库以来儿童临床试验注册现况横断面调查
  • 李佳 严恺 孔艳婷 叶晓峰 葛萌萌 张崇凡
  • 2016 Vol. 11 (1): 3-7.
  • 摘要 ( 651 ) PDF (1602KB)( 1428 )
  • 目的 了解儿童临床试验在ClinicalTrials.gov的注册情况。方法 利用ClinicalTrials.gov数据库高级检索功能,检索儿童临床试验注册数量;确定地区,获得不同地区间的儿童临床试验注册数量;根据不同人群、研究状态与研究类型,对注册数量行分层分析。结果 截至2015年12月31日,ClinicalTrials.gov已注册儿童临床试验43 349项。美洲占53.8%、欧洲占21.27%、亚洲占14.5%,大洋洲占2.30%,非洲占4.2%。儿童临床试验注册前5位的国家为美国、加拿大、中国、法国和英国,中国大陆列第9位。发达国家儿童注册数量与GDP(美元)相关系数发达国家为0.92,发展中国家为0.62。美国的准备、纳入、在研和完成项目比例为1∶12∶5.5∶26.5,中国大陆比例为1∶8.6∶1.6∶8。观察性和干预性研究比例大致为1∶3。中国大陆儿童临床试验注册数量位居前5位的省市为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和浙江,上述5省市占中国大陆儿童临床试验注册总数的95.4%(1 151/1 207)。结论 中国儿童临床试验注册与发达国家在注册数量上有较大差距且存在着非常大的地区不均衡性,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从观念建立至注册自觉性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以此促进高质量临床试验。

  • 无明显脑损伤早产儿早期口腔吸吮模式与6月龄时神经发育结局相关性研究
  • 周梅 尹华英 程茜 李语薇 文静
  • 2016 Vol. 11 (1): 8-12.
  • 摘要 ( 592 ) PDF (888KB)( 1478 )
  • 目的 对无明显脑损伤早产儿早期口腔吸吮模式与6月龄时神经发育结局行相关性分析,为早产儿早期神经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2013年10月至2015年4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无明显脑损伤的、胎龄>28周的早产儿。以新生儿口腔运动评估量表(NOMAS)作为诊断工具用于早产儿吸吮问题的评估。通过直接或间接(录像)方法观察早产儿的进食行为,根据吸吮过程中舌、颊的运动和节律等28个条目的评估,分为吸吮模式正常、紊乱和障碍。在矫正年龄6月龄时完成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SID)的测试,于BSID测试当日行体格测量。结果 128例无明显脑损伤早产儿进入本文分析,BSID随访时平均矫正年龄(6.2±0.5)个月。口腔运动正常和异常组分别为73例和55例,两组基线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口腔运动正常组智力发展指数(MDI)和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均高于口腔运动异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NOMAS条目吸吮-吞咽-呼吸不协调与婴儿早期的不利神经发育结局显著相关(RR=3.53,95%CI:1.48~8.42)。结论 无明显脑损伤早产儿的早期正常口腔吸吮模式与6月龄时神经发育结局有明显相关性,但异常吸吮模式对神经发育延迟的预测意义有待进一步随访研究,吸吮-吞咽-呼吸不协调可能预示不利的神经发育结局。

  • 儿童慢性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 沈茜 徐虹 方晓燕 翟亦晖 张俊 张欣 缪千帆 龚一女 周清
  • 2016 Vol. 11 (1): 13-16.
  • 摘要 ( 599 ) PDF (750KB)( 1281 )
  • 目的 分析终末期肾病(ESRD)患儿慢性腹膜透析(CPD)相关腹膜炎(简称腹膜炎)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儿童腹膜炎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开展ESRD患儿CPD 以来的全部病历,依据连续随访记录,以是否出现CPD分为腹膜炎组和非腹膜炎组,分析两组人口学指标、CPD指标和透析充分性指标。并行多因素分析探讨发生腹膜炎的危险因素。结果 2001年至2014年在我院接受CPD治疗的109例ESRD患儿进入本文分析,男60例(55%)、女49例。开始腹膜透析的中位年龄9.9岁,中位透析病程13.4月。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15例,自动腹膜透析(APD)94例(86.2%)。43例(39.4%)仍接受CPD治疗,50例(45.9%)成功行肾移植,7例(6.4%)转行血液透析治疗,6例(5.5%)死亡,3例(2.8%)失访。1、2、3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7.1%、93.3%、90.1%和90.1%。33例发生57例次腹膜炎,平均腹膜炎发生率为1次/35.1病人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开始透析时身高SDS(P=0.01)、透析病程(P<0.001)和白蛋白水平(P=0.01)腹膜炎组和非腹膜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开始透析时身高SDS<-2.0(OR=12.746,95%CI:2.436~66.675,P=0.003)和透析病程>1年(OR=8.162,95%CI:2.514~26.500,P<0.001)是腹膜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开始透析时身高SDS<-2.0和透析病程>1年是儿童CPD相关腹膜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再次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川崎病的预测因素分析
  • 白雪艳 张静 钟家蓉
  • 2016 Vol. 11 (1): 17-20.
  • 摘要 ( 586 ) PDF (547KB)( 1279 )
  • 目的 探讨再次应用丙种球蛋白(简称丙球)无反应川崎病(KD)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指标。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初次丙球无反应并接受再次丙球治疗的KD患儿,分为再次丙球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对2组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1例KD患儿进入分析,再次丙球有反应组占75.3%(61/81),无反应组占24.7%(20/81)。两组性别、年龄、初次丙球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和2次丙球使用间隔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初次丙球使用前,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血常规(WBC、PLT、Hb、N)、CRP、肝功能、电解质等指标再次丙球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再次丙球治疗前与初次应用丙球前,血常规和CRP指标差值再次丙球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初次丙球使用前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不能预测初次丙球无反应KD再次应用丙球是否有效,初次应用丙球后的临床表现及血常规、CRP指标对再次应用丙球是否有效亦无提示作用。

  • 四分位数法和判别分析法建立的新生儿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增生症筛查界值比较分析
  • 罗超 范歆 李旺 耿国兴 林彩娟 玉晋武 陈少科
  • 2016 Vol. 11 (1): 21-25.
  • 摘要 ( 751 ) PDF (653KB)( 1650 )
  • 目的 分别应用四分位数法和判别分析法建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增生症(CAH)筛查的界值,以期提高CAH的筛查准确率。方法 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的新生儿筛查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孕周(<28周, ~32周,~36周和≥37周)采用四分位数法分别建立相应的17-羟孕酮(17-OHP)界值(P99)。根据孕周、体重和17-OHP水平,应用非标准化Fisher判别法计算判别值。对17-OHP≥30 nmol·L-1的可疑阳性病例召回后行相关检查,临床高度怀疑CAH病例行基因检测(金标准)。以四分位数法和判别分析法分别与金标准比较,计算2种方法诊断CAH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215 900例新生儿数据进入分析。17-OHP水平≥30 nmol·L-1 1 110例,初筛阳性率0.51%;召回994/1 110例(89.6%)。①孕周<28、~32、~36和≥37周新生儿17-OHP界值分别为236.0、113.7、50.0和29.0 nmol·L-1,呈随胎龄增大而降低的趋势;重新判定初筛阳性结果,阳性497例,阴性613例;另有50例初筛阴性病例判断为阳性。②判别分析法公式为Z= (-0.207·孕周)+ (-0.000242·出生体重)+ 0.54·17-OHP+ 8.25,计算出判别系数为24.24,重新判定初筛阳性结果,阳性439例,阴性671例,无初筛阴性病例判为阳性。③判别分析法和四分位数法联合判定初筛阳性结果,阳性291例,阴性819例,无初筛阴性病例判为阳性。④临床上排除可疑病例965例,29例行CAH基因检测,确诊CAH 12例。四分位数法、判别分析法和两者联合的敏感度均为100%,特异度分别为5.9%、11.8%和17.7%。结论 四分位数法和判别分析法均可提高CAH筛查准确率, 2种方法联合具有更好初筛价值。

  • 早产儿早期经验性应用抗生素对其肠道菌群的近期影响
  • 朱丹萍 杜立中 余加林 艾青 肖洒 程晨 张云辉 贺雨 潘云 宋思捷
  • 2016 Vol. 11 (1): 26-29.
  • 摘要 ( 580 ) PDF (1679KB)( 1480 )
  • 目的 利用16S rDNA PCR及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探讨生后经验性应用抗生素对早产儿早期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以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使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7 d为哌拉西林组,7 d内未使用抗生素为对照组。收集胎粪(<12 h)和3、5、7日龄(d3、d5、d7)的粪便标本,采用PCR-DGGE方法对肠道菌群的变化行动态观察,同时行克隆测序分析菌群组成的变化。结果 24例早产儿的96份粪便标本进入分析,哌拉西林组和对照组各12例,两组基线具可比性。24份胎粪提取细菌DNA后行PCR扩增失败,未行DGGE分析。①哌拉西林组d3、d5、d7时点的Shannon指数中位数(P25~P75)分别为1.64(1.16~1.92)、1.97(1.69~2.20)和1.22(0.69~2.10);对照组分别为1.39(0.94~1.94)、2.24(2.07~2.49)和2.38(2.07~2.61),哌拉西林组d7时点的Shannon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随日龄增加,对照组Shannon指数逐渐升高;哌拉西林组Shannon指数呈降低趋势。③d7时点哌拉西林组和对照组均以克雷伯菌属占绝对优势(35.5%和42.4%),且乳酸杆菌属检出率均较低(1.6%和0.8%)。哌拉西林组较对照组肠球菌属(21.0% vs 7.2%)及链球菌属(25.8% vs 4.0%)比例明显增加,肠杆菌比例明显降低(3.2% vs 12.8%)。结论 早产儿菌群结构简单,生后抗生素应用会降低肠道菌群多样性。

  • 海南省海口市城乡儿童意外伤害横断面调查
  • 赵婧梅 李胜达 安涛 陈洪娇 林溪明 潘亚军
  • 2016 Vol. 11 (1): 30-33.
  • 摘要 ( 505 ) PDF (762KB)( 1334 )
  • 目的 通过调查海南省海口市城乡儿童意外伤害流行病学特征,为热带海岛地区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儿童意外伤害登记表格,回顾性收集三级甲等医院(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海南省人民医院)和二级甲等医院(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琼山区人民医院)被诊断为意外伤害的0~14岁儿童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户籍(城市和农村)、意外伤害时间(以月份为统计)、意外伤害原因、意外伤害地点和伤害结局。结果 共收集儿童意外伤害病例2 006例,男童1 114例,女童892例,男、女比例为1.25∶1。儿童性别构成比在1~4岁段不明显(P>0.05),5~14岁段男童人数多于女童(P<0.05);1~4岁段儿童意外伤害人数最多,随着年龄增长,儿童意外伤害人数逐渐减少(P<0.05)。1~2月份和5~9月份是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高峰期。儿童意外伤害发生在家庭总体上农村高于城市(P<0.01),发生在学校和公路/街道总体上城市高于农村(P均<0.05)。儿童意外伤害跌倒/坠落、交通事故总体上城市高于农村(P均<0.05),烧烫伤、溺水总体上农村高于城市(P均<0.05)。导致死亡前3位的意外伤害原因依次是溺水、跌倒/坠落和交通事故,不同伤害原因的儿童意外伤害结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海口地区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时间和危险因素与其他地区不同,政府、学校和家庭应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的儿童意外伤害干预措施,保障儿童生命健康安全。

  • 儿童华法林药动和药效相关基因型频率和通路富集研究
  • 杨琳 董辰 王慧君 卢宇蓝 周文浩
  • 2016 Vol. 11 (1): 34-37.
  • 摘要 ( 461 ) PDF (1965KB)( 1611 )
  • 目的 探讨华法林药动和药效相关基因位点的人群频率差异,为华法林药物基因组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利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620例全外显子测序(WES)数据,对公共数据库中已报道的华法林药物相关位点计算等位基因频率。与千人基因组东亚人和欧洲人的等位基因频率进行比较。结果 我院620例WES数据共检测到27个药物相关的多态性位点,涉及12个基因。27个华法林药物相关位点中,3个位点在这3组人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 10个位点在我院WES数据与千人基因组东亚人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与千人基因组欧洲人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个位点我院WES数据与千人基因组东亚人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千人基因组欧洲人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13个位点在我院WES数据与千人基因组东亚人、欧洲人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华法林已报道的药物相关位点存在明显种族差异性,明确其变异为制定华法林个体化给药的精准医疗提供了基础数据。

  • 45,X Turner综合征合并中枢性性早熟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张莹 陈瑞敏 杨晓红 林祥泉
  • 2016 Vol. 11 (1): 38-41.
  • 摘要 ( 721 )
  • 目的 总结Turner综合征(TS)合并中枢性性早熟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报道1例45,X TS合并中枢性性早熟诊断、治疗和随访病例,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患儿,女,7.5岁,因“乳房增大半年”就诊。身高117.9 cm(P7.2),体重32.5 kg,肥胖外观,无高腭弓、颈蹼、盾形胸和肘外翻,乳房Tanner 分期Ⅱ期,心肺查体未见异常,外阴阴毛Tanner 分期Ⅰ期。辅助检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LHRH)激发试验峰值:黄体生成素(LH)11.9 U·L-1,卵泡刺激素(FSH)34.2 U·L-1,雌二醇(E2)39.3 ng·L-1。盆腔超声示卵巢增大。骨龄9.7岁。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2.7年后,身高131.4 cm,骨龄12岁,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继续治疗2.3年,身高148.4 cm,骨龄13岁。停药1年半后身高154.2 cm,接近遗传靶身高,检测LH 11.9 U·L-1,FSH 50.5 U·L-1,E2 38.9 ng·L-1,染色体:45,X。系统文献检索国外仅有6例TS合并中枢性性早熟的病例报告,其中5例染色体为嵌合体,1例为1条X染色体的片段缺失。结论 单体型TS可出现中枢性性早熟,GnRHa联合rhGH治疗能够改善患儿成年终身高。

  • COL1A2新突变致胎儿严重成骨不全症1例报告
  • 董辰 刘姜睿璇 杨琳 任芸芸 周文浩
  • 2016 Vol. 11 (1): 42-46.
  • 摘要 ( 920 ) PDF (1477KB)( 2113 )
  • 目的 总结1例COL1A2新突变致胎儿严重成骨不全症(OI)的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的特点,为胎儿产前咨询提供依据。方法 对产检B超检查示OI可能的胎儿流产组织抽提DNA进行基因型分析,自行设计COL1A1和COL1A2所有外显子及剪接区域的引物。利用Sanger测序法对胎儿行COL1A1和COL1A2 基因外显子及剪接区域的测序分析并行父母验证。依据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HGMD)专业版,对COL1A2突变所致疾病临床表型行文献复习。结果 胎儿的COL1A1和COL1A2基因均检测出变异位点。COL1A2基因检测到杂合突变(c.3142G>T, p. Glu1048Cys)在寡核苷酸多态性数据库、HGMD及Ⅰ型胶原蛋白突变数据库均未见报道,结合胎儿父母验证为新发突变,对比公共数据库及在线预测软件预测该突变类型为致病突变。在HGMD专业版中搜索COL1A2,共检索到387个COL1A2致病突变,与21种疾病及其亚型相关。92%的突变引起OI或其亚型,还可引起Ehlers-Danlos综合征或其亚型。结合COL1A2突变所致疾病临床表型行文献复习,本文报告胎儿符合Ⅱ型OI。结论 产前通过超声影像结合基因分型诊断胎儿为COL1A2基因新发突变(c.3142G>T, p. Glu1048Cys)所致Ⅱ型OI; COL1A2基因编码蛋白长链双螺旋的400~480氨基酸及MLBR 3区域中甘氨酸被天冬氨酸或谷氨酸替代,多导致严重表型的OI;本文为产前准确预测胎儿结局、指导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 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颅内静脉血栓4例病例报告
  • 孙利文 郝胜 张薇 黄文彦 朱光华 吴滢
  • 2016 Vol. 11 (1): 47-50.
  • 摘要 ( 620 ) PDF (1867KB)( 1342 )
  • 目的 通过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颅内静脉血栓患儿行临床分析,探讨儿童NS合并颅内静脉血栓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可行方案。方法 纳入2012年1月至2015年9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住院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且经头颅CT和(或)MRI确诊的颅内静脉血栓患儿,对其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影像学检查结果、疗效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颅内静脉血栓患儿进入分析,均为男性,年龄5岁4个月至11岁4个月,出现颅内静脉血栓时间距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起病时间为1个月至7年余。4例颅内静脉血栓发病时均有神经精神系统症状,查体均未见神经系统阳性体征。3例在颅内静脉血栓发病期间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均升高,抗凝血酶Ⅲ(AT-Ⅲ)下降;确诊后D-二聚体、FDP较前继续升高; 4例血清白蛋白明显降低,总胆固醇明显升高。4例出现颅内静脉血栓临床症状当日或次日均行头颅MRI增强+MRV+MRA检查,3例为左侧乙状静脉窦血栓,1例为脑栓塞。明确颅内静脉血栓诊断后,3例予尿激酶溶栓,低分子肝素钙和双嘧达莫抗凝治疗;1例脑栓塞患儿予对症和抗凝治疗;4例症状均明显改善。3例出院后6~12个月随访头颅MRI增强+MRV显示颅内异常信号均有不同程度吸收。结论 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 颅内静脉血栓易发生于左侧乙状静脉窦。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程中如出现神经精神系统症状时,应及时行头颅MRI相关序列检查,有助于颅内静脉血栓早期诊断;早期积极溶栓治疗预后良好。

  • 肺表面活性蛋白C基因突变相关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2例并文献复习
  • 洪达 祁媛媛 王慧君 梅枚 黎籽秀 周文浩 钱莉玲
  • 2016 Vol. 11 (1): 51-55.
  • 摘要 ( 629 ) PDF (1146KB)( 1331 )
  • 目的 总结2例肺表面活性蛋白C基因(SFTPC)突变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特点和基因诊断,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总结分析本文2例NRDS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基因检测结果,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2例患儿分别为38+3周足月儿和35+2周早产儿,均于生后即发生呼吸窘迫,X线胸片示NRDS,病原学检查均为阴性。均否认肺部疾病家族史。表面活性物质替代治疗和正压辅助通气支持有效。基因检测显示:1例为SFTPC基因c.68G>G/A,p.R23Q杂合错义突变,为首次报道;1例为SFTPC基因c.115G>G/T,p.V39L杂合错义突变,为已报道致病突变。共检索到临床资料完整的SFTPC突变NRDS 6篇文献7例,结合本文2例,9例均生后呼吸窘迫,影像学以弥漫性侵润和间质性改变为主,多予机械通气、PS对症支持治疗,2例死亡,1例间质性肺病,1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4例随访健康,1例失访。结论 中国NRDS病例中存在SFTPC基因突变,相关基因突变的识别,可为早期干预、预后判断以及遗传咨询提供依据。

  •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4例并文献复习
  • 马明圣 宋红梅 王长燕 肖娟 魏珉
  • 2016 Vol. 11 (1): 56-60.
  • 摘要 ( 660 ) PDF (1147KB)( 1333 )
  • 目的 分析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的临床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报告北京协和医院诊断的4例儿童SLE合并PRES的临床资料,在PubMed数据库检索相关病例行文献复习,分析儿童SLE合并PRES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①4例SLE患儿均伴有狼疮性肾炎,从确诊SLE至出现PRES的时间1~63个月,出现PRES时1例正在接受甲泼尼龙及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PRES均以惊厥、头痛起病,并伴血压升高。②PubMed数据库检索到11例SLE合并PRES的儿童病例,结合本文报道的4例,15例进入分析。女性14例。年龄最小8岁。从确诊SLE至出现PRES的间隔中位时间为6个月(1个月至8年)。15例出现PRES时均有惊厥发作,10例伴头痛,7例呕吐,9例意识丧失,7例视力障碍。15例均有血压升高。12例有狼疮性肾炎。治疗SLE予甲泼尼龙或CTX冲击治疗分别为4和3例,予羟氯喹2例,予环孢素和利妥昔单抗各1例,PRES分别发生在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的2 d至4年。15例行头颅MRI检查示大脑后循环皮质下白质受累为主。12例予降血压治疗,10例予抗惊厥药物短期治疗。9例SLE处于活动期,继予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6例非活动期的SLE患儿减停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15例神经系统症状均恢复,随访均未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9例复查头颅MRI示颅内病变完全或基本消失。结论 儿童SLE合并PRES主要表现为惊厥、头痛、意识障碍和视觉障碍。对于有狼疮性肾炎的SLE患儿血压升高时,尤其同时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或CTX等免疫抑制剂治疗时,应警惕PRES的发生。早期诊断和治疗PRES预后较好。

  • 血清淀粉样P物质在EV71感染小鼠肺和脑表达及其意义初探
  • 陈芳 何春卉 邓力 黎晓丹
  • 2016 Vol. 11 (1): 61-64.
  • 摘要 ( 583 ) PDF (570KB)( 1396 )
  • 目的 探讨2周龄BALB/c小鼠在EV71感染后,不同分期肺和脑组织中血清淀粉样P物质(SAP)表达水平。方法 2周龄BALB/c小鼠按笼号分组,实验组35只,对照组29只。实验组予1×107 TCID50·mL-1的EV71病毒液0.1 mL腹腔注射,对照组腹腔注射等容量PBS液。观察小鼠的活动状态、皮疹、反应性、毛色、肢体活动及瘫痪情况等,依据实验组感染症状分为5期:精神反应期(建模后第2天)、部分瘫痪期(第3天)、全身瘫痪期(第3天)、死亡(第3~4天)和恢复期(第10天仍存活)。分别于5个分期称重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后处死,采集肺和脑组织以ELISA法测定SAP水平,分析不同分期SAP水平变化趋势。结果 ①实验组建模后第2天均出现精神萎靡、活动减少,第3天部分小鼠出现肢体运动不协调、部分肢体瘫痪,甚至全身瘫痪至死亡,提示EV71感染小鼠模型建立成功。②建模后实验组精神反应期和对照组的体重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部分瘫痪期、全身瘫痪期、死亡期和恢复期,两组体重差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③实验组肺和脑组织中SAP水平在5个分期表达量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脑组织SAP水平是对照组的2~9倍,肺组织SAP水平是对照组的1.5~8倍。实验组部分瘫痪期、全身瘫痪期和死亡期脑组织SAP水平均显著高于精神反应期(P<0.05),肺组织SAP水平与精神反应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和肺组织恢复期SAP水平均较精神反应期显著下降,但高于对照组水平。结论 SAP在EV71感染后小鼠的脑和肺组织中高表达,可能作为EV71感染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的指标。

标准·指南

病案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