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论著

  • 上海市2022年3至5月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中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实施院区气泡式管理的实践和效果
  • 柳龚堡 顾莺 张晓波 王传清 曾玫 沈国妹 陆国平 曹云 张明智 王中林 马健 葛艳玲 张澜 李志华 夏爱梅 翟晓文 周文浩 桂永浩 徐虹 黄国英
  • 2022 Vol. 17 (3): 161-168. DOI:10.3969/j.issn.1673-5501.2022.03.001
  • 摘要 ( 606 ) PDF (1396KB)( 247 )
  • 背景:新型冠状(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染力极强,使得上海市2022年3至5月新冠病毒奥密克戎疫情(简称:本次疫情)防控之初就兼具复杂性、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多重特质,使得医院的防控更具挑战。 目的:探讨实施气泡式管理策略对防控新冠病毒医院感染和职业暴露的效果。设计:观察性研究。 方法:将本次疫情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院内接诊门诊急诊住院出院设计为一个大气泡,大气泡中6个疫情防控医疗关键部门设计为中气泡,中气泡的9个要隘部门设计为小气泡。①新冠门急诊中气泡接诊健康码红码患儿,五级分诊Ⅰ和Ⅱ级导入抢救室小气泡, Ⅲ~Ⅴ级导入阳性小气泡、既往感染小气泡、密切接触者(密接)小气泡,放射检查室小气泡内接诊新冠门急诊和新冠病房需进行X线/CT检查的患儿;②发热门急诊中气泡接诊绿码/黄码伴发热的患儿;③急诊中气泡接诊绿码/黄码不伴发热的患儿,根据患儿有无48 h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分流至缓冲区和急诊区,配备第二急诊室备用;④新冠病房中气泡接收新冠门急诊需要收治住院的患儿,重型/危重型收入新冠ICU小气泡,轻型/普通型收入新冠普通病房小气泡;⑤过渡病房中气泡接收除危重症和新生儿外的新入院患儿;⑥新生儿隔离病房中气泡接收医疗机构通过120救护车转运到我院院区的新生儿,收入新生儿隔离病房负压病室小气泡,连续3 d核酸检测,阳性即转入新冠病房,均阴性则转至非负压病室小气泡。不同风险等级的气泡间人员、物品不流动,工作人员从低一级风险进入高一级风险需上报医务科。设立气泡破泡预案。根据工作人员不同岗位制定规范的培训内容及考核要求,通过语音视频监控系统和现场督查进行检查。 主要结局指标:职业暴露和新冠病毒医院感染。 结果:我院累计收治新冠阳性患儿432例,其中轻型341例(78.9%),普通型88例(20.4%),危重型3例。3例危重型患儿均行有创机械通气,1例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和体外膜肺氧合。无死亡病例。伴基础疾病29例。陆续有109名医务人员进入新冠门急诊和新冠病房工作,其中医生46人、护士49人、医技人员9人、医辅人员5人。未发生职业暴露,未发生新冠病毒医院感染。门急诊接诊253 571人次,在医院入口筛查,拦截红码189人次,红码患儿均顺利导入新冠门急诊,未进入普通门急诊区域。急诊接诊12 114人次,经核酸检测筛查出6例新冠阳性患儿,其中3例进入急诊区小气泡,引起急诊中气泡3次封闭消杀,启用第二急诊。发热门急诊接诊8 328人次,核酸检测阳性50例,转入新冠门急诊;新冠门急诊接诊763人次,五级分诊Ⅰ级和Ⅱ级共4例,3例为新冠肺炎危重型;收治新生儿690例,其中低危流行病史516例,高危流行病史174例;过渡病房收治693例,其中急诊入院223例,择期入院470例。所有进入隔离病区工作的医务人员均参加基础理论培训,高风险气泡专项培训29次,培训291人次,理论培训和操作培训均考核合格,视频监控和现场督查304人次。 结论:本次疫情期间在我院实施气泡式管理取得了新冠病毒医院感染和职业暴露双零效果。
  • 上海市2022年3至5月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中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人群实施气泡式管理的实践和效果
  • 张澜 杨童玲 王瑾 李志华 袁皓 朱晓婷 蒋思远 张蓉 李丽玲 周建国 陆春梅 王来栓 胡晓静 曹云
  • 2022 Vol. 17 (3): 169-174. DOI:10.3969/j.issn.1673-5501.2022.03.002
  • 摘要 ( 820 ) PDF (1652KB)( 197 )
  • 背景:上海市2022年3至5月新型冠状(新冠)病毒疫情(简称:本次疫情)中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作为新生儿的定点收治医院,面对本次疫情的复杂性,对新生儿特殊人群,协调好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面临挑战。 目的在我院气泡管理总体策略中实施和完善新生儿中气泡的管理策略。设计:观察性研究。 方法:新生儿中气泡的院内管理中包括4个小气泡。(1)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新冠病房(红色)小气泡,收治核酸或抗原阳性的新生儿,按照我院新冠病房管理原则进行管理。(2)隔离病房(橙色)小气泡,设置于我院内单独楼,收治高危流行病史新生儿,进入橙色小泡的新生儿均需完成7 d医学隔离和观察,其中的负压和非负压房间设置各自独立的物品放置点,工作人员分别为二级和一级防护(+4),物品和标本的运送由摆渡人完成;(3)过渡病房(黄色)小气泡,收治低危流行病史新生儿,每间隔24 h行核酸检测,连续3 d核酸阴性则结束医学观察,其中单间和多人间设置各自独立的物品放置点,工作人员分别为二级和一级防护(+4),物品和标本的运送由摆渡人完成;(4)清洁病房(绿色)小气泡,我院常规住院新生儿的诊疗区域,接收橙色和黄色小气泡确定无新冠感染风险的新生儿。新生儿转运统一由上海市120急救车及不同气泡转运团队护送转入,红色小泡的出泡按照我院新冠病房管理原则进行;橙色小泡出泡需同时满足:①新生儿完成7 d医学观察,②出院后所住家庭的楼栋无新冠阳性感染者,③居家照护者及同住人均为健康码绿码,或已解除隔离,④接新生儿出院家属为健康绿码及48 h内核酸阴性;黄色小泡出泡需满足:完成72 h医学观察。住院期间,医务人员通过微信与新生儿家长沟通,随时解决父母的疑惑、焦虑和困难。 主要结局指标:医护医辅人员职业暴露和医院感染。 结果:本次疫情期间我院共收治新生儿677例,其中158例(130例来自红色小泡,其他医疗机构转运21例,橙色小泡转运团队外出转运7例)进入橙色小泡,其中早产儿10例(6.4%);519例新生儿(375例来自社区,黄色小泡转运团队外出转运144例)进入黄色小泡,其中早产儿173例(33.3%),需机械通气呼吸支持82例(15.8%),无创通气45例(8.7%),完成72 h医学观察后全部进入绿色小泡,其中NICU 137例,普通病房382例,平均住院时间为13.5 d。1例新生儿在橙色小泡诊断为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在完成7 d医学观察后转入心脏ICU(CCU)。2例在橙色小泡期间核酸检测阳性(为生后与新冠阳性母亲有接触史)转入红色小泡。324名医护医辅人员参与红色、橙色、黄色和绿色小泡工作,均未发生职业暴露,未发生新冠病毒医院感染。 结论:本次疫情下实施新生儿气泡管理可行,防控职业暴露和医院感染效果好。
  • 上海市2022年3至5月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中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急诊实施气泡式管理的实践和效果
  • 杨雪 张燕红 程晔 陈扬 何丽明 王文超 陆国平 马健
  • 2022 Vol. 17 (3): 175-178. DOI:10.3969/j.issn.1673-5501.2022.03.003
  • 摘要 ( 528 ) PDF (382KB)( 174 )
  • 背景:上海市2022年3至5月发生的新型冠状(新冠)病毒Omicron疫情(简称:本次疫情)使得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我院)重症医学科急诊救治和疫情防控非常具有挑战。 目的探讨实施气泡式管理策略对急诊救治和疫情防控的效果。 设计:观察性研究。 方法:本次疫情期间我院为大气泡,急诊作为中气泡,设置缓冲、急救、诊室和留观4个小气泡。基于“四区二通道二预检”对急诊原来的布局和流程加以改造。四区:①清洁区为医务人员生活区、办公室、库房及个人防护设备(PPE)穿戴区,②潜在污染区包括个人防护用品第一脱卸间(一脱间)和第二脱卸间(二脱间),③污染区包括第二预检区、候诊区、急救小气泡、诊室小气泡、留观室小气泡,④高风险区为第一预检区和缓冲小气泡;二通道:清洁和污染通道;二次预检:预检初筛在急诊入口处,入急诊后根据五级分诊预检。急诊缓冲小气泡接诊健康码红码、无48 h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预检初筛时医生判断为危重症的患儿;抢救室小气泡接诊有48 h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第二次预检五级分诊Ⅰ级和Ⅱ级患儿;诊室小气泡接诊有48 h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或虽无48 h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但现场抗原检测阴性、第二次预检Ⅲ~Ⅴ级患儿;留观小气泡收治我院当天核酸检测结果阴性、需要留观的患儿。设立第二急诊作为急诊出现新冠阳性患儿需要临时封控时的备用急诊室。建立气泡破裂预案,当患儿核酸检测结果阳性但因报告延迟而进入急诊抢救室和诊室小气泡时,暴露场所先进行环境采样以评估环境污染程度,终末消毒后再次采样以评估环境安全性,核酸检测阴性再恢复使用。必要时启用第二急诊。 主要结局指标:医护、医辅人员职业暴露和医院感染。 结果:我院急诊共接诊患儿12 114例,Ⅰ~Ⅴ级分别有15、310、8 728、2 564、497例。进行大抢救7次,中抢救32次,小抢救1 070次。58例收入PICU,急诊就诊死亡3例。未发生医院感染。陆续有急诊医生36名、护士38名、医辅人员3名参加了每5 d 1次的出入泡换防,未发生医护、医辅人员职业暴露。急诊缓冲小气泡接诊29例,其中3例核酸检测阳性,3例因疾病危重转入急诊抢救室。急诊留观室收治652例,12例因病情加重转入PICU。预检初筛引导55例至新冠门诊,其中4例核酸检测阳性。急诊共接诊6例新冠病毒感染患儿,其中3例患儿核酸检测结果阳性但报告延迟而进入急诊抢救室和诊室小气泡,造成环境污染,经终末消毒后再次采样核酸检测阴性恢复使用。 结论:调整急诊气泡布局、优化就诊流程,满足急诊急症及危重症首诊救治和疫情防控,达到医院感染和职业暴露双零是可以实现的,破泡风险是存在的,须做好预案。
  • 儿童和青少年脑性瘫痪临床实践指南选题的范围综述
  • 史惟 张崇凡 黄真 肖农 朱登纳 徐开寿 王素娟 汪军 李惠 尹欢欢 许业涛 翟淳 许磊 沈修姝 王慧珊 林伟泽
  • 2022 Vol. 17 (3): 179-194. DOI:10.3969/j.issn.1673-5501.2022.03.004
  • 摘要 ( 960 ) PDF (901KB)( 734 )
  • 背景:儿童和青少年脑瘫的康复期望高质量的临床实践指南,指导康复实践者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估与干预,改善儿童和青少年脑瘫的健康状态。 目的支持、改进和完善指南核心专家组提出的儿童和青少年脑性瘫痪临床实践指南(CANDLE)选题架构层次。 设计:范围综述。 方法:检索英文数据库(谷歌学术搜索)和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灰色文献检索谷歌和百度网站;检索起止日期为2010年1月1日至2022年5月2日。纳入儿童和青少年脑瘫知识合成类文献(指南、共识、系统评价、范围综述)。根据谷歌学术搜索网站默认的智能排序依次筛选,阅读题目和摘要初筛直至连续50篇均无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为止;筛选保留文献下载全文再筛;再筛保留文献的参考文献与保留文献查重,不重复文献行题目和摘要筛选。自制文献数据提取表,提取文献一般特征;范围综述界定问题:《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青少年》(ICFCY)运用状况,功能是如何被表述的,儿童脑瘫康复的评估、发育、交互等如何被总结归纳的;6名数据提取员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总结结果,CANDLE核心专家成员通过讨论回答范围综述界定的问题。 主要结局指标:指南选题总体框架层次。 结果:372篇文献纳入本文范围综述,指南、共识、系统评价和范围综述均呈现随年份逐步增多趋势,英文范围综述2010至2018年7篇,~2022年42篇。英文文献研究者最关注干预技术、评估技术和功能状态,中文文献中干预技术占比66.7%。181篇英文干预技术文献中,涉及37种技术。整体架构采用了ICFCY或ICF理念4篇,部分采用了为78篇。47篇共识和指南中,9篇共识和7部指南以功能为切入,与运动和姿势相关的功能切入点包括:肌张力、移动、手部活动、继发肌肉骨骼障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休闲活动。104篇(31%)文献单独论述评估方法,采用基于共识的健康测量工具遴选标准(COSMIN)方法20篇。9篇(3%)单独阐述发育特性对功能的影响。41篇(12.1%)通过相关性、影响因素等方法分析了各种功能之间以及与背景性因素的交互作用。 结论:范围综述支持、改进和完善了CANDLE总体架构,修正为以功能为切入点建立8个维度,以ICFCY定位、评估、发育、交互性、干预5要素表现维度,在要素下产生选题。
  • 新生儿危重症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的卫生经济学系统评价
  • 陆天玮 胡晓静 张崇凡 黄国英
  • 2022 Vol. 17 (3): 195-201. DOI:10.3969/j.issn.1673-5501.2022.03.005
  • 摘要 ( 400 ) PDF (844KB)( 267 )
  • 背景:新生儿危重症先天性心脏病(mCHD)筛查技术日臻成熟,然而成熟的技术要具有较好的经济性才可能被广泛接受和应用,目前相关研究不多,且大部分数据来源于发达国家。 目的:探讨mCHD筛查的有效性和经济性。 设计:系统评价。 方法:通过构建P(新生儿)、I[脉搏血氧饱和度(POX)]、R[心脏超声检查(ECHO)、手术]、O(新生儿mCHD)、S(成本分析法、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用分析、成本效益分析)建立检索式,在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Sino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2000年至2022年4月28日的文献。通过阅读题目、摘要和全文筛选,提取文献基本信息,卫生经济学指标(评价方法、研究视角、成本收集范围、敏感性分析类型、贴现率),卫生经济学评价结果[挽救1个生命年(LYS)的成本、获得1个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的成本、避免1个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的成本、增加1例及时诊断出病例的成本和增量成本效果/效用比]。文献的质量评价采用卫生经济学评价质量评分量表(QHES)。 主要结局指标:筛查成本和成本效果。 结果:纳入2007至2020年11篇文献,能提取单纯POX筛查数据的文献7篇,能提取单纯CE和POX+CE筛查数据的文献各4篇,能提取POX+MUR筛查的文献1篇。社会角度2篇,医疗系统角度9篇;基于人群4篇,基于模型7篇;收集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1篇,收集了直接成本10篇。基于2022年6月汇率折算美元,POX筛查的成本为2~24.5美元,其中人工成本为2.53~7.4美元,一次性探头成本为13.4~22美元,重复性探头成本为0.1~0.9美元。CE筛查的成本为 0.5~4.5美元。MUR筛查的成本为1.3~2.0美元。筛查阳性的病例行ECHO费用30~1 300美元。8篇文献采用CEA/CUA(成本效果/效用分析)进行筛查的成本效果分析,其中2篇评价POX筛查、5篇POX+CE筛查和1篇POX+MUR,不考虑人工成本的基础上使用一次性探头和ECHO费用是主要筛查成本;POX、POX+MUR和POX+CE具有成本效果,POX+MUR与ECHO相比更具有成本效果,ECHO+CE与POX+CE相比还能检出其他先天性缺陷则具有成本效果。 结论:mCHD筛查成本主要体现在是否使用一次性探头和超声检查费用;POX、POX+MUR和POX+CE具有成本效果;不同经济发展水平mCHD筛查的经济性可接受。
  •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高通量测序数据一体化全流程闭环分析系统及临床应用案例分析
  • 陈宾 董欣然 王慧君 吴冰冰 杨琳 王潇 王雅琼 倪琦 李川 周文浩 卢宇蓝
  • 2022 Vol. 17 (3): 202-209. DOI:10.3969/j.issn.1673-5501.2022.03.006
  • 摘要 ( 628 ) PDF (1410KB)( 292 )
  • 背景:目前的临床遗传诊断中,外显子组捕获测序(ES)和全基因组测序(WGS)均有广泛的应用场景且在综合性价比和变异检测范围等方面各有优势;建立支持两种不同建库策略测序方案的整合性遗传诊断流程,是进一步提高遗传诊断敏感性和检测效率的关键。 目的整合ES以及WGS场景下的多变异类型分析、遗传病复杂临床表型的标准化与结构化、表型导向的遗传变异分析系统,建立从临床检测申请到遗传报告反馈的一体化流程。 设计:流程开发。 方法:(1)建立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高通量测序数据一体化全流程闭环分析系统(复旦流程3.0)各个模块:①病史处理,②结构化遗传表型,③测序实验,④变异检测,⑤变异解读,⑥质控复核,⑦基因型表型联合分析。(2)代表性病例重测分析:根据结论性变异的类型和诊断难度选择代表性病例,展示代表性病例从病史处理开始到报告草稿为止各模块的运行情况。 主要结局指标:代表性病例分析过程中的结构化表型、数据质控、变异检测及解读、最终诊断。 结果:对3例代表性病例的重分析中,分别进行了经济版家系WGS、先证者WGS以及ES;病史成功提取结构化表型;FastQ及BAM文件结果数据质控良好;检测到的变异经解读之后进行基因型表型联合分析,分别检测出3例病例的复杂遗传模式。例1:ANTXR2基因点突变NM_058172:c.1294C>T与4q21.22 约13 kb的结构变异缺失形成隐性纯合致病;例2:线粒体MTND6基因致病变异m.14459G>A,异质性>99.5%;例3:SMN1基因纯合致病变异NM_000344: c.863G>T合并SMN1基因单拷贝缺失。 结论:复旦流程3.0可整合ES和WGS数据,处理不同类型的变异结果,最终形成遗传诊断,且对复杂变异类型有高效处理能力。
  • 足月胎儿主肺动脉超声收缩期加速时间/射血时间比值与新生儿肺成熟度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 尚缜邈 李建玲 石太英 崔利丹
  • 2022 Vol. 17 (3): 210-214. DOI:10.3969/j.issn.1673-5501.2022.03.007
  • 摘要 ( 366 ) PDF (540KB)( 182 )
  • 背景:胎儿肺较其他器官发育得晚,且新生儿肺发育成熟度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 目的:探讨足月胎儿主肺动脉超声收缩期加速时间(AT)/射血时间(ET)比值与新生儿肺成熟度的关系及预测价值。 设计:病例对照研究。 方法:以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行胎儿主肺动脉超声检查的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娩后胎儿羊水或气管抽吸液中板层小体(LB)是否≥50×109·L-1分为肺发育成熟组和肺发育不成熟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胎儿主肺动脉超声AT/ET比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新生儿肺成熟度的因素;Spearman相关性分析AT/ET比值与新生儿肺成熟度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分析AT/ET比值对新生儿肺成熟度的预测价值。 主要结局指标:胎儿主肺动脉超声AT/ET比值与新生儿肺成熟度的关系。 结果:102例孕妇及其胎儿主肺动脉超声图像和新生儿LB数据进入本文分析,孕产妇年龄23~36(29.4±1.0)岁,胎儿主肺动脉超声检查时孕周37+1~38+6(38.3±0.1)周。肺发育成熟组76例,肺发育不成熟组26例。两组孕妇营养状况、胎儿呼吸样运动评分、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胎儿主肺动脉中段AT/E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儿主肺动脉中段AT/ET是新生儿肺成熟度的影响因素(OR=0.881,95%CI:0.678~0.983)。 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胎儿主肺动脉中段AT/ET比值与新生儿肺成熟度呈正相关(r=0.678,P=0.003)。ROC曲线显示,胎儿主肺动脉中段AT/ET预测新生儿肺成熟度最佳截断值为0.22时,敏感度为92.1%(95%CI:84.1%~97.4%),特异度为84.6%(95%CI:70.9%~93.4%),AUC为0.818(95%CI:0.715~0.927),AT/ET比值预测新生儿肺成熟度Kappa值为0.812(P<0.05)。 结论:足月胎儿主肺动脉超声AT/ET与新生儿肺成熟度密切相关,对新生儿肺成熟度有一定预测价值。
  • 伴有MYCN基因扩增的神经母细胞瘤133例病例系列报告
  • 赵倩 岳志霞 苏雁 金眉 张大伟 赵文 王希思 段超 范洪君 简冰林 于彤 伏利兵 马晓莉
  • 2022 Vol. 17 (3): 215-219. DOI:10.3969/j.issn.1673-5501.2022.03.008
  • 摘要 ( 830 ) PDF (617KB)( 184 )
  • 背景:伴有MYCN基因扩增的神经母细胞瘤(NB)患儿的长期生存率不容乐观,目前国内相关大宗病例报道不多。 目的:总结伴有MYCN基因扩增的NB患儿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相关因素。 设计:病例系列报告。 方法:纳入2007年2月1日至2020年1月30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确诊NB且经荧光原位杂交法确定伴有MYCN扩增的患儿,分析患儿瘤灶部位、大小、转移部位、肿瘤标记物、病理亚型、治疗情况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 主要结局指标:3年生存影响因素。 结果:纳入133例MYCN扩增的NB患儿,占同期收治总NB患儿的12.0%。男82例,女51例,中位发病年龄(35.7±9.8)个月;原发瘤灶位于腹膜后及肾上腺区129例(97.0%),位于后纵隔区域4例(3.0%);骨髓转移81例(60.9%),骨骼转移80例(60.2%),中枢转移24例(18.1%);99例(74.4%)血清LDH≥1 500 U·L-1,126例(94.7%)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100 ng·mL-1;原发瘤灶最大直径≥10 cm者89例(66.9%)。3年OS和EFS分别为(19.7±3.5)%和(19.0±3.6)%。78例进展复发,在诱导、巩固、维持及停药后进展复发分别为8、20、46和4例,进展复发的部位以原发瘤灶、骨髓、中枢神经系统及骨骼最常见,中位首次进展时间为11.3月。伴有骨髓、骨转移、合并1p36缺失、年龄<18月及未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预后不良。 结论:伴有MYCN扩增的NB患儿原发瘤灶以腹膜后肾上腺区为主,早期远处转移率高,50%以上患儿在维持治疗期间肿瘤进展,3年OS仅为19.7%。伴有MYCN扩增的NB患儿迫切需要靶向治疗等新的治疗手段,以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 免疫抑制儿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病毒清除时间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 郑章乾 陈乡 陈轶维 周建国 卢燕鸣 王立波 周文浩 张婷 俞蕙 闫钢风
  • 2022 Vol. 17 (3): 220-224. DOI:10.3969/j.issn.1673-5501.2022.03.009
  • 摘要 ( 412 ) PDF (581KB)( 213 )
  • 背景:儿童新型冠状(新冠)病毒Omicron变异株流行期间,免疫抑制状态儿童新冠病毒清除时间定量分析研究较少。 目的:探讨新冠病毒Omicron株感染后免疫抑制和非免疫抑制儿童病毒清除的时间差别,为公共卫生政策制定和精准疫情防控措施提供临床数据。 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 方法:以新冠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住院患儿为队列人群,分为免疫抑制组和非免疫抑制组,免疫抑制分为绝对免疫抑制、相对免疫抑制和实施免疫抑制疗法,以免疫抑制组病例的性别、年龄和新冠病毒感染的分型与非免疫抑制组行1∶3匹配。以鼻咽拭子新冠病毒PCR检测拷贝数阈(Ct)值≥35为队列终点。 主要结局指标:新冠病毒清除时间。 结果:2022年4月12日至2022年5月12日在上海市新冠病毒感染定点收治医院符合本文共同纳入和排除标准的连续病例728例。免疫抑制组33例,其中绝对免疫抑制8例,相对免疫抑制23例,接受免疫抑制疗法2例(不包括绝对和相对免疫抑制患儿)。非免疫抑制组匹配后99例。2组临床症状、新冠病毒感染治疗和疫苗接种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免疫抑制组和非免疫抑制组新冠病毒清除时间分别为(16.5±6.8)和(10.3±4.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抑制组和非免疫抑制组新冠病毒感染轻型病例病毒清除时间分别为(14.0 ± 8.3)和(9.7 ± 3.1)d,普通型病例病毒清除时间分别为(18.3 ± 4.9)和(11.2 ± 5.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单日病毒清除率在第9~14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为0.005~0.039)。2组普通型病例单日病毒清除率在第10~15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抑制组新冠病毒感染2周后核酸检测再次呈阳性3例(9%),临床分型均较前轻,3例均未接种新冠疫苗。 结论:Omicron株感染的免疫抑制患儿病毒清除时间较非免疫抑制患儿显著延长,主要反映在第9~14天,免疫抑制患儿病毒复阳风险高,提示需要更长的隔离时间和转阴后严格的病毒监测。
  • 有过敏性疾病史儿童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后不良事件的病例系列报告
  • 朱燕凤 常海岭 马文洁 王相诗 葛艳玲 冯天行 曾玫
  • 2022 Vol. 17 (3): 225-234. DOI:10.3969/j.issn.1673-5501.2022.03.010
  • 摘要 ( 477 ) PDF (412KB)( 203 )
  • 背景: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简称新冠疫苗)接种对于控制疫情大流行并减少新冠肺炎重症发生率具有重要作用,有过敏性疾病史儿童人群接种新冠疫苗中的安全性是现实问题。 目的:为有过敏性疾病史的儿童接种新冠疫苗提供建议。 设计:病例系列报告。 方法:纳入2021年8月12日至2021年12月3日至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疫苗咨询门诊咨询新冠疫苗接种的3~17岁儿童和青少年。根据儿童的既往史、目前健康状态以及家长的问题进行个体化评估,给予暂缓接种或推荐接种建议,电话随访接种后72 h内、28 d内和3个月时有无征集的疫苗接种后不良事件(AEFI)以及家长主动报告的任何非征集的不良事件;行AEFI与疫苗的因果关联评估。 主要结局指标:新冠疫苗AEFI。 结果:接受新冠疫苗接种咨询的儿童116例,男67例(57.8%),女49例,年龄(10.1±3.1)岁,经疫苗咨询门诊个体化评估后推荐接种(组)77例(66.4%),暂缓接种(组)39例。有过敏性疾病史70例(60.3%),其中 25例因处于过敏性疾病急性期建议暂缓接种,既往其他疫苗或药物过敏史11例(9.5%)中5例因严重过敏反应期建议暂缓接种,非药物过敏史13例(11.2%)中5例因处于疾病急性期、特应性体质21例(18.1%)中3例因患急性疾病(呼吸道感染),1例(0.9%因既往接种新冠疫苗1剂过敏)建议暂缓接种。暂缓接种组儿童于疫苗咨询门诊咨询后后3个月行电话随访均未接种新冠疫苗。推荐接种组77例儿童均完成了3次随访,实际接种亚组54例(47例接种了2剂次疫苗,7例接种了1剂次疫苗);实际未接种亚组23例,两亚组性别、过敏性疾病史、其他疫苗或药物过敏史、非药物过敏史和特应性体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4±3.0)岁vs(9.0±3.1)岁,P=0.04]。接种后4 d和28 d的电话随访未报告征集的严重过敏反应。接种后72 h内18例(17.8%)报告征集的不良反应事件,其中皮疹和咳嗽各5例(5.0%),流涕4例(4.0%),纳差和发热各3例(3.0%),咽痛2例 (2.0%),乏力、肌痛、恶心、呕吐各1例(1.0%),经判断与新冠疫苗接种有因果关联。接种后28 d和3个月电话随访未再报告征集的不良反应。接种后28 d内家长主动报告5例非征集不良事件,其中特发性皮炎或湿疹发作3例(3.0%)、 过敏性鼻炎发作2例(2.0%),初步判断与新冠疫苗接种无因果关联。接种后28 d内新冠疫苗AEFI发生率 33.3% (18/54)。 结论:过敏性疾病缓解期、有其他疫苗或药物非严重过敏史、非药物过敏史、特应性体质儿童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是安全的,新冠疫苗AEFI均发生在接种后72 h内,与新冠疫苗接种有因果关联。
  • 原发性高草酸尿症3型8例病例系列报告并文献复习
  • 计晓露 刘娇娇 王春燕 陈径 方晓燕 沈茜 王翔 徐虹
  • 2022 Vol. 17 (3): 230-234. DOI:10.3969/j.issn.1673-5501.2022.03.011
  • 摘要 ( 573 ) PDF (388KB)( 338 )
  • 背景:原发性高草酸尿症(PH)是一种罕见的由于先天性肝内乙醛酸代谢异常导致的遗传性肾结石/肾钙质沉着症,既往多关注1型和2型PH,PH3的致病基因HOGA1发现较晚,报告不多。 目的:总结PH3临床表型,探讨不同种族人群的PH3热点变异。 设计:病例系列报告。 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经HOGA1基因变异确诊为PH3的连续病例。从住院病史中采集临床和生物学检测信息,在PubMed、Embase、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检索PH3病例的中、英文文献,采集病例来源(国家)、例数、性别、起病年龄、诊断年龄、起病临床表现(尿石症、肾钙质沉着症、高钙尿症、高草酸尿症)、随访时间、肾功能(慢性肾脏病2期、3期、4~5期)、随访年龄、尿路结石转归 (活动性结石、无症状结石或结石消失)、HOGA1基因变异位点。 主要结局指标:临床表型和不同种族人群的热点变异。 结果:纳入8例PH3患儿,男7例,女1例;起病年龄中位数10月龄,诊断年龄中位数16月龄。3例以肉眼血尿起病,5例以泌尿道感染起病。影像学均提示肾结石,均无肾钙质沉着表现。3例检测了24 h尿草酸,1例提示高草酸尿症;6例检测了尿钙,5例提示高钙尿症。1例失访,7例随访中位时间25个月,肾小球滤过率均维持稳定,3例肾结石消失。8例均检出HOGA1基因变异(共10个变异位点),其中复合杂合变异5例,纯合变异3例,经ACMG分级判定6个位点为可能致病变异,4个位点为致病变异。中英文数据库共检索到82篇文献,筛选后23篇文献中321例PH3患者进入本文分析,中国36例(包括本文8例),欧美293例。中国和欧美PH3患者:起病表现为尿石症的比例分别为83%(30/36)和85%(195/230),肾钙质沉着症分别为3%(1/29)和8%(20/261),高草酸尿症分别为90%(26/29)和96%(66/6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高钙尿症分别为44%(11/25)和23%(34/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肾功能:中国1例PH3患者25岁时进展至终末期肾病,欧美2例PH3患者分别在8岁和33岁进展至终末期肾病;活动性结石:中国和欧美PH3患者分别为13%(3/23)和37%(22/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国PH3患者热点变异为c.834G>A (splice site)、c.834_c.834+1GG>TT (splice site)和c.769T>G (p.C257G),分别占28%(20/72)、21%(15/72)和11%(8/72);欧美PH3患者热点变异为c.700+5G>T (splice site)和c.944_946delAGG(p.E315del),分别占40%(236/586)和12%(73/586)。 结论:PH3起病年龄和诊断年龄较早,整体预后较PH1和PH2良好,中国与欧美PH3患者HOGA1基因突变可能存在不同的热点变异位点。
  • 儿童应用西罗莫司血药浓度波动2例原因分析
  • 徐晓琳 韩彤昕 成晓玲 王晓玲 毛华伟
  • 2022 Vol. 17 (3): 235-239. DOI:10.3969/j.issn.1673-5501.2022.03.012
  • 摘要 ( 434 ) PDF (1105KB)( 199 )
  • 背景:西罗莫司(SRL)在患儿中的应用涉及器官移植、自身免疫病、淋巴管畸形、血管畸形、结节性硬化症等疾病,但SRL具有较大的药代动力学变异性,需进行药物监测。 目的:提出解决SRL血清药物浓度变化的方案及其原因。 设计:病例报告。 方法:描述2例免疫缺陷病患儿应用SRL治疗6个月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出现药物浓度异常值的原因,并行文献复习。 主要结局指标:SRL全血谷浓度(Cmin)达到目标范围5~10 ng·mL-1。 结果:例1,SRL与伏立康唑的药物相互作用、CYP3A5 rs776746C/C基因型是导致药物代谢变慢和血药浓度升高的原因,剂量降至初始剂量的20%,SRL血药浓度逐渐恢复至达标范围。例2,CYP3A5 基因rs776746C/C型和ABCB1基因rs1045642 T/T型是药物清除率减低和Cmin异常升高的原因,给药剂量降至初始剂量的50%后,SRL血药浓度逐渐下降至正常,治疗浓度一直在达标范围内。 结论:在调整治疗方案前考虑确定SRL的Cmin异常值原因的样本、临床和遗传因素应加以考虑,优化患儿的SRL综合治疗管理。

病案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