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 当期目次 2006年 1卷 1期  刊出日期 2006-05-10 | 下一期

发刊词

专家对谈录

述评

论著

  • 上海地区1998-2002年川崎病流行病学特征
  • 黄国英,马晓静,黄敏,陈树宝,黄美蓉,邱定忠,过仲珍,蒋瑾瑾,周晓迅,于清
  • 2006 Vol. 1 (1): 8-13. DOI:
  • 摘要 ( 4058 ) PDF (575KB)( 4009 )
  • 目的 对上海地区川崎病发病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中国发达地区川崎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参照日本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制作统一调查表和诊断指南,调查对象为1998年1月1日-2002年12月31日上海地区50家有儿科临床服务的二级及二级以上医院收治的所有川崎病病例。结果 调查表回收率100%,将18例不符合表格填写要求者剔除后,对768例进行分析。上海地区5岁以下儿童川崎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 1998年为16.79/10万,1999年为25.65/10万,2000年为28.16/10万,2001年为28.05/10万,2002年为36.76/10万。男女性别比为1.83:1;发病年龄为1个月~18.8岁(中位数1.8岁),发病年龄高峰为9.6个月;全年均可发病,但以春夏之交较多见。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持续5 d以上者最为常见(99.3%),其后依次为口唇、口腔黏膜损害(83.5%)、指(趾)端脱皮(82.9%)、皮疹(81.0%)、结膜充血(78.4%)、颈部淋巴结肿大(69.3%)、肢端充血硬肿(48.1%),45.2%的病例有肛周脱皮。心血管损害发生率24.3%,以冠状动脉扩张最为常见,占68%,其次为冠状动脉瘤,占10%。急性期病死率为0.26%,死因为冠状动脉瘤破裂和急性心力衰竭。再发率为1.82%。 结论 上海地区川崎病发病率明显低于日本,但高于西方国家。发病率呈增高趋势,性别分布和心血管损害与其他报道相似。发病季节分布与北京地区的报道相似,但与其他报道不同。

  • 代谢综合征组分聚集对儿童青少年动脉顺应性的影响
  • 张力, 黎明, 蒋本瑜, 米杰
  • 2006 Vol. 1 (1): 14-19. DOI:
  • 摘要 ( 3377 ) PDF (597KB)( 3016 )
  • 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S)与动脉顺应性(Arterial Compliance, AC)的改变是否有联系。方法:对2004年北京市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研究中筛查出的部分高危儿童进行MS诊断和病例分组(197人),并选择非高危儿童140人作为对照组。对上述337人(男188人,女149人,平均10.95±3.01岁)进行如下指标检测:BMI、腰围、血压、血糖、血脂和胰岛素,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Pulsetrace指端脉搏波测量仪测定动脉硬化指数SI,以此判断被测者AC的情况。结果:MS患儿的硬化指数SI平均为7.69±1.63 m/s,远远高于对照组的6.25±0.86 m/s(P<0.01)。随着MS组分聚集的增多,SI逐渐上升,HOMA-IR也逐渐增加;除了一种组分组的SI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他各组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控制性别、年龄和青春期发育的影响后,SI与MS组分的聚集度及HOMA-IR的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3092和0.2155(P均<0.001)。结论:MS患儿的AC显著下降,且随着MS组分聚集,AC下降趋势显著。进行儿童AC的筛查将对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工作有重要意义。

  •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安全性临床多中心研究
  •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多中心协作组
  • 2006 Vol. 1 (1): 20-25. DOI:
  • 摘要 ( 2916 ) PDF (538KB)( 3069 )
  • 目的:尽管小规模的临床研究表明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HIE)是安全的,但仍需大规模的临床多中心的研究进一步证明。本研究目的通过临床多中心研究观察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HIE的安全性。方法:入选标准:生后6 h以内;胎龄 ≥36周,体重≥2 500 g;脐动脉血气分析 pH < 7.0或BE ≤-16 mmol·L-1或生后1 min Apgar评分 ≤ 3并持续到5 min仍然 ≤ 5;生后6 h内出现脑病的临床表现或EEG明显异常。排除标准:严重先天性疾病、合并感染、其他原因导致颅内损伤、严重贫血(Hb < 120 g·L-1)。从2002年5月- 2006年2月共收集246例不同严重程度的新生儿HIE,随机分为治疗组(低温治疗)134例和对照组112例。低温组和常温组各失访17例和12例,故有效病例共217例(低温组117例,对照组100例)。低温组生后6 h内开始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维持鼻咽部温度(34±0.2)℃℃,肛温维持在35℃以上,持续72 h,然后自然复温。常温组维持肛温在36~37.5oC。两组均进行心电、血压、经皮氧饱和度、鼻咽部温度和肛温监测。发现心率失常者进行EEG检测。观察主要不良反应包括:死亡率、严重心律失常、静脉血栓或出血、难以纠正的低血压。低温组72 h时检测肝、肾功能和血常规、血电解质、血糖及血气分析。观察可能出现的其他不良反应。结果:低温组和常温组的死亡率分别为17.9%和25%(P=0.20),死亡原因中两组均以重度脑病(低温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8%和7%,P=0.96)和呼吸衰竭(低温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8%和6%,P=0.8)为主;对照组有1例患者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和DIC;低温组发生DIC和消化道出血患者各1例;两组均未出现难以纠正的严重低血压和大静脉血栓。低温组和常温组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概率分别为 1.7%和2%(P=1.0)。低温治疗期间心率降低,但仅有4例(3.4%)患儿心率低于80次/分钟;两组之间血压、肝及肾功能、电介质、血生化、血气分析及血常规的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选择性头部亚低温结合全身轻度低温72 h治疗足月新生儿HIE是可行的和安全的。

  • 大蒜新素抑制人巨细胞病毒即刻早期基因表达在抗人巨细胞病毒机制中的作用
  • 甄宏,方峰,舒赛男,周玉峰,董永绥,聂兴草,李革
  • 2006 Vol. 1 (1): 26-32. DOI:
  • 摘要 ( 3022 ) PDF (633KB)( 3157 )
  • 目的:研究大蒜新素抑制HCMV复制的作用环节和机制。方法:采用时间依赖的药物添加和移除实验分析大蒜新素在HCMV病毒复制周期中的作用环节。用Southern blot检测大蒜新素处理后感染细胞中HCMV DNA负荷量变化。用Northern blot和Western blot检测大蒜新素对HCMV即刻早期(ie)基因转录和翻译的影响,并与相应浓度更昔洛韦的作用效应相比较。结果:时间依赖的药物添加和移除实验发现大蒜新素只有在HCMV感染复制周期的早期存在时才能发挥对病毒增殖的抑制作用。大蒜新素对ie 1 mRNA的抑制率达30.38%~46.61%。在感染后24 h时,对IE72表达的抑制率为42.6%~64.9%,对IE86表达的抑制率为50.7%~70.6%。到感染后72 h,大蒜新素对IE蛋白仍然有抑制作用,对IE72的抑制率为36.4%~49.3%,对IE86的抑制率为77.9%~87.7%。而更昔洛韦对ie 1 mRNA和感染后24 h的即刻早期蛋白表达均无抑制作用。Southern blot结果显示大蒜新素和更昔洛韦均能减少HCMV DNA负荷量,两药相当剂量的抑制效应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大蒜新素抑制HCMV即刻早期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进而抑制病毒的复制增殖,是其抗HCMV的重要作用机制。

  • 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变异型
  • 刘晓燕,张月华,包新华,吴晔,王爽,常杏芝,秦炯
  • 2006 Vol. 1 (1): 33-39. DOI:
  • 摘要 ( 4821 ) PDF (642KB)( 3253 )
  • 目的:探讨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BECT)变异型的电-临床特征、治疗及神经心理学预后。方法:对病程中出现失神样发作、粗大震颤、运动不协调(Ⅰ型)或言语及口部运动障碍(Ⅱ型)等变异型症状的BECT儿童进行系列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并对其发作表现、电生理特征、神经心理学损伤及对抗癫痫药物治疗的反应进行分析和随访。结果:9例患儿脑电图(EEG)均显示清醒和睡眠期大量Rolandic区棘慢波发放,慢波睡眠期棘慢波指数在50 %~85 %。Ⅰ型变异型症状中,5例失神样发作时EEG为继发双侧同步性2~3 Hz棘慢波节律暴发, 6例粗大震颤患儿经直立伸臂试验证实有局部负性肌阵挛发作,Ⅱ型变异型症状中,6例患儿有言语表达障碍,其中5例有口咽部失用,3例完全失语。2例患儿兼有Ⅰ型和Ⅱ型的电-临床表现。7例患儿有各种神经心理学损伤,Ⅰ型症状者更严重。6例患儿经丙戊酸单用或与氯硝西泮联合治疗有效,3例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改善。结论:BECT变异型均伴有明显的EEG恶化。Ⅰ型主要表现为继发性不典型失神和负性肌阵挛发作,神经心理学预后不良;Ⅱ型以口咽部失用为特征,预后较好。丙戊酸、苯二氮卓类药物及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对改善BECT变异型的电-临床症状有效。

  • 稳心颗粒对小儿期前收缩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
  • 杜忠东,林瑶,刘丽英,王阳,王勤,王利平
  • 2006 Vol. 1 (1): 40-45. DOI:
  • 摘要 ( 3038 ) PDF (463KB)( 3204 )
  •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药稳心颗粒对小儿期前收缩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用前瞻性单盲随机对照的研究设计,将发病一个月内的期前收缩住院患儿随机分成治疗和对照两组。对照组常规保心肌治疗3周,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稳心颗粒3周。治疗前、后用5分钟心电图和Holter评估期前收缩频率。疗效分显效、有效和无效三种,显效为期前收缩消失或较治疗前减少75%或以上;有效为减少50~74%;无效为无减少或较原来增加。结果 103例患儿(男59,女44例,年龄1~14岁,平均7.8±3.8岁)入选为研究对象,房性期前收缩21例(20.4%),室性期前收缩78例(75.7%),交界性期前收缩2例(1.9%),同时有房性和室性期前收缩2例(1.9%)。55例分到治疗组,48对照组,治疗后症状改善率两组间无差异,治疗组体征改善率好于对照组(P=0.05);5分钟心电图评价治疗组总有效率达70.9%,显著高于对照组(41.7%,P=0.029);Holter评价治疗组总有效率65.5%,显著高于对照组(37.5%,P=0.045);房性期前收缩疗效好于室性期前收缩。治疗组3例(2.9%)出现轻度恶心、呕吐或便秘;血、尿、肝肾功能等无改变。结论 稳心颗粒对新发现的小儿期前收缩有治疗作用,房性期前收缩疗效更好。除2.9%患儿出现轻度的消化道症状外,该药对患儿无其它副作用,适于儿科应用。

儿科科室介绍

综述

讲座

海外见闻

病例讨论

病案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