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专家对谈录

学术争鸣

论著

  • 基于多元统计和社会网络分析的中国儿童保健学科知识发展可视化研究
  • 儿科学学科知识发展可视化研究协作组:李一飞,周开宇,张崇凡,华益民,王川,丁俊杰,张萍,万朝敏,杨凡,王卫平,母得志
  • 2012 Vol. 7 (6): 409-417. DOI:
  • 摘要 ( 1529 ) PDF (9285KB)( 2444 )
  • 目的 通过多元统计和社会网络分析法中主题词共现的方式,研究中国儿童保健学科知识发展和分布,研究学科知识聚类,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方法 检索《中华儿科杂志》、《临床儿科杂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和《中国儿童保健杂志》,双人手工筛选儿童保健相关文献,按照文献数量和中国人均GDP水平分为1978至1994年、~2003年和~2011年3个阶段,使用Endnote X4软件提取主题词,建立共词矩阵;使用SPSS 17.0软件对共现矩阵进行转换、降维和聚类分析,并根据聚类分析结果绘制战略坐标图;使用Ucinet 6.0软件绘制可视化网络图形。结果 共提取文献5 771篇,成功建立并直观展示了中国儿童保健学科知识可视化图谱及发展趋势。1978至1994年17年儿童保健发文总量162篇(年均9.5篇),1995年后17年发文总量5 618篇(年均330篇),后者是前者发文总量的34 .8倍;1978年至累积发文近百篇历经了14年(1991年),累积发文超千篇又经过了7年(1998年),以后每3年约增加1 000篇。1978至1994年阶段中国儿童保健学科发展缓慢,方向零散,聚类归纳欠佳,佝偻病研究突出。~2003年阶段以儿童营养性疾病为研究核心,聚类归纳较好,构建了中国儿童保健学科基本框架,新兴研究领域发展稍显不足。~2011年阶段儿童社会心理行为研究成为核心,研究方法更加科学,各个聚类发展较之前平衡,知识更新迅速。结论 中国儿童保健学科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新千年后有了长足的进步,知识网络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并与国家的重视和经济发展相吻合。儿童保健研究方法学和儿童心理和社会行为发育规律等8个聚类形成了目前中国儿童保健学科架构,其中儿童发育和流行病学为最核心主题词。

  • 1996至2010年北京市活产新生儿出生体重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 陈芳芳 王文鹏 滕红红 赵娟 滕越 武明辉 张雪 侯东敏 谢争 蒋京伟 米杰
  • 2012 Vol. 7 (6): 418-423. DOI:
  • 摘要 ( 1878 ) PDF (593KB)( 3070 )
  • 目的 描述1996至2010年北京市新生儿出生体重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回顾分析方法,选取北京妇产医院和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1996、1997、1998、1999、2000、2005、2010出生的活产新生儿63 661例,描述1996至2010年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变化趋势。以2010年北京妇产医院出生的活产新生儿11 006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出生体重的影响因素。结果 1996至2010年,北京市新生儿出生体重变化趋势表现为2000年以前快速递增,2000年以后缓慢递减,2010年新生儿出生体重均值为3 331 g,高于2005年全国九城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城市出生体重水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新生儿出生体重与产妇年龄、文化程度、孕前BMI、孕期增重、胎数、孕次、产次、早产、羊水量、新生儿性别、妊娠糖尿病和妊娠高血压均有相关性。结论 北京市新生儿出生体重变化趋势表现为2000年前快速递增,2000年后缓慢递减。应加强孕前保持正常BMI范围、控制孕期增重、避免早产、预防妊娠糖尿病和妊娠高血压的科普宣传教育。

  • 单中心儿童肾活检1 579例临床和病理类型分析
  • 尹晓玲 周建华 邹敏书 王嘉 刘铜林 唐锦辉 仇丽茹 陈瑜 袁惠卿
  • 2012 Vol. 7 (6): 424-430. DOI:
  • 摘要 ( 1832 ) PDF (1268KB)( 2673 )
  • 目的 了解肾穿刺患儿病理特点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以及疾病谱变迁。方法 调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1989至2012年行肾活检病例的临床分类和病理学分型资料,依据年龄(<1、~3、~6、~12和~18岁)和性别分组进行构成比的比较和分析,以2001年为时间节点分为2个阶段分析疾病谱的变化趋势。结果 1 579例肾活检患儿进入分析,平均肾穿刺年龄(9.3±3.2)岁,男女比例1.92∶1。①肾活检患儿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949例(601%),继发性肾小球疾病493例(31.2%),遗传性肾脏疾病130例(8.2%);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肾病综合征、单纯血尿、急性肾炎分别占44.8%、26.2%和15.3%;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中紫癜性肾小球肾炎、HBV相关性肾炎(HBVGN)和狼疮性肾炎(LN)分别占55.4%、22.9%和18.4%;遗传性肾脏疾病中薄基底膜病和Alport综合征分别占50.0%和462%。②949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类型以轻微病变/微小病变(24.8%)、IgA肾病(21.0%)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91%)为主;女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构成比显著高于男性。③肾病综合征构成比随年龄增长呈逐渐减少趋势,单纯血尿构成比在~12岁组最高(31.0%),急性肾炎和慢性肾炎构成比随年龄增长呈逐渐增加趋势;HBVGN主要分布于~3岁组(71.4%),构成比随年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LN主要见于~18岁组,溶血尿毒综合征主要分布于~3岁和~6岁组。④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主要病理类型:肾病综合征为微小病变/轻微病变(31.1%),急性肾炎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8.3%),慢性肾炎为硬化性肾炎(59.4%)。⑤2002至2012年肾病综合征、紫癜性肾炎、IgA肾病构成比较1989至2001年显著增高,急性肾炎、 HBVGN构成比显著下降。结论 肾活检患儿肾小球疾病临床和病理类型与年龄、性别有一定相关性,23年间某些肾小球疾病的构成比发生变化。

  • 婴儿肺结核胸部X线和CT影像学特征分析
  • 龚春竹 朱朝敏
  • 2012 Vol. 7 (6): 431-434. DOI:
  • 摘要 ( 1927 ) PDF (1614KB)( 2710 )
  • 目的 分析婴儿肺结核的胸部X线和CT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我院)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确诊和临床诊断为婴儿肺结核的病例资料,提取胸部X线和CT的影像学资料用于分析。结果 研究期间共诊断203例婴儿肺结核,其中188例在我院行胸部X线或CT检查纳入分析。132例行胸部X线检查、144例行胸部CT检查,其中88例同时行CT和胸部X线检查。①132例胸部X线片示肺实质浸润115例(87.1%),纵隔增宽33例(25.0%),肺门增大9例(6.8%)。②144例胸部CT示肺实质浸润143例(99.3%),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120例(83.3%)。143例肺实质浸润部位分布中双肺109例,右肺上叶132例, 右肺中叶124例,右肺下叶124例, 左肺上叶118例, 左肺下叶118例; 120例淋巴结肿大患儿中,常见肿大淋巴结部位依次为右肺门(72例)、腔静脉后(58例)、左肺门(49例)和隆突下(44例)。肺门和纵隔淋巴结同时受累88例(73.3%)。③胸部CT在提示肺实质浸润、空洞、淋巴结肿大、支气管病变、胸膜病变和钙化等方面均优于胸部X线片。结论 肺实质浸润伴淋巴结肿大是婴儿肺结核影像学的基本特征。胸部CT对婴儿肺结核的诊断优于胸部X线片。

  • 婴幼儿家庭应答性行为与语言和认知发育的相关性研究
  • 徐小娟 章依文 茅红美 忻怡 肖蕾
  • 2012 Vol. 7 (6): 435-439. DOI:
  • 摘要 ( 1782 ) PDF (689KB)( 2997 )
  • 目的 研究汉语家庭婴幼儿应答性行为与语言和认知发育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语言环境分析系统(LENA)进行3次自然家庭环境下的录音,采集成人-儿童对话轮换数(成人发起和儿童发起)、成人言语字词数和儿童言语字词数等指标。语言和认知发育分别采用“婴幼儿语言发育筛查量表”和“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Ⅰ”进行评估。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个家庭4~30月龄儿童进入分析。4~12月龄7名、~24月龄9名和~30月龄6名。3个年龄组成人言语字词数、成人-儿童对话轮换数和成人发起的对话轮换数差异总体上无统计学意义;儿童言语字词数、儿童发起的对话轮换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多;在控制年龄因素后,儿童语言发育与儿童言语字词数、儿童发起的对话轮换数显著相关,成人-儿童对话轮换数与成人言语字词数、儿童言语字词数显著相关;表达性语言和Bayley运动发育指数(PDI)与成人-儿童对话轮换数显著相关,同时PDI还与成人言语字词数、成人发起的对话轮换数显著相关。结论 LENA可客观评价儿童的家庭应答性行为,婴幼儿家庭应答性行为有一定的年龄特征性,且与儿童语言和认知发育呈正相关。

  • 六分钟步行试验对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心功能评估的作用
  • 田宏 朱雪梅 叶明 贾兵 陈张根 黄国英
  • 2012 Vol. 7 (6): 440-444. DOI:
  • 摘要 ( 1658 ) PDF (1276KB)( 2604 )
  • 目的 探讨6 min步行试验(6MWT)在先天性心脏病(CHD)术后患儿心功能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经心脏外科手术纠治的年龄≥3岁且随访时间≥6个月的CHD患儿为CHD组;选取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将CHD组和对照组分为3~5岁、~8岁、~12岁和~15岁亚组。CHD组分为复杂CHD亚组和简单CHD亚组。对所有儿童行6MWT,观察6MWT步行距离(6MWD)及做功(体重与6MWD乘积),以及6MWT前后呼吸频率(RR)、心率(HR)、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等指标变化;同时进行平板运动试验(TET),分析6MWD、6MWT做功与TET代谢当量(METs)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CHD组89例,对照组133例。所有研究对象均完成6MWT,其中CHD组64例和对照组133例同时完成了TET。①CHD组和对照组各年龄亚组6MWT后RR、HR及SBP均较6MWT前增加(均P<0.05),而CHD组和对照组各年龄亚组6MWT前后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同一年龄亚组中6MWT后RR、HR、SBP和DBP在CHD组与对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CHD组3~5岁和~8岁亚组6MW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3~5岁亚组:(383.7±52.8) vs (404.4±59.0)m,P=0.044;~8岁亚组:(442.2±58.8) vs (497.2±72.0)m,P=0.002。③CHD组~8岁亚组6MWT做功较对照组显著减少,(10 631.1±3 345.9) vs (14 902.5±7 801.2),P=0.010。④CHD组3~5岁、~8岁和~12岁亚组METs显著低于对照组(P分别为0.003、0.027和0.045)。⑤复杂CHD亚组和简单CHD亚组6MWT后RR、HR及SBP均较6MWT前增加(均P<0.05),两亚组6MWT前后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杂CHD亚组6MWD显著短于简单CHD亚组,(405.3±61.3) vs (465.1±109.4)m,P=0.008;两亚组MET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⑥CHD组和对照组6MWD与METs(r分别为0.486和0.543,均P<0.01)、6MWT做功与METs(r分别为0.601和0404,均P<0.01)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6MWT能够反映CHD术后患儿日常活动能力,是较TET更经济、方便和实用的评估心功能的有效方法之一。

  • 母亲孕早期代谢性危险因素与巨大儿发生风险的关联分析
  • 赵倩 杨文红 喻茜 李春英 马小玲 施鹏 陈少科 曹芳 张羿 程毅 严卫丽
  • 2012 Vol. 7 (6): 445-449. DOI:
  • 摘要 ( 1661 ) PDF (766KB)( 2929 )
  • 目的 了解江苏省昆山市孕妇孕早期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情况并探讨其各组分对巨大儿发生的影响。方法 在江苏省昆山市妇幼保健所围产期保健监测平台上,收集2009至2010年常规围产期保健数据,筛选并分析在孕早期(孕20周以内)行初次产检且体格测量数据完整(包括孕妇体重、身高和血压),同时采集孕早期血糖、血脂等实验室检测数据。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05年有关MS的标准进行分组,其中超重/肥胖采用BMI≥24 kg·m-2作为标准。采用多因素Logistics逐步回归分析母亲孕早期MS及其各组分对巨大儿发生的影响。结果 共有1 405名孕妇围产期信息进入数据分析。孕妇初次产检时平均年龄为(26.5±3.2)岁,平均BMI(20.8±2.7)kg·m-2,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07.7±10.0)和(69.3±7.0)mmHg。孕早期平均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空腹血糖(FPG)分别为(2.4±1.0)、(2.0±0.4)和(4.5±0.5)mmol·L-1。共有25名(1.8%)孕妇符合MS的诊断标准,其中超重/肥胖、高TG、低HDL-C、高血压和高FPG的患病率分别为12.0%、76.2%、2.8%、2.6%和2.3%。孕妇分娩时平均孕周为(39.0±1.4)周,新生儿出生体重为(3 365.0±418.6)g,其中巨大儿的发生率为7.0%。497名具完整的孕早期和出生结局数据,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孕妇孕早期超重/肥胖是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OR=2.4, 95%CI: 1.0~5.5)。结论 昆山市2009至2010年孕妇孕早期MS患病率为1.8%,其最主要的两个组分是超重/肥胖和高TG,并且孕早期超重/肥胖是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提示对孕妇应考虑进行更早期的孕期代谢性危险因素的管理,有望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 基于733例择期手术患儿的EB病毒感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 刘亚丽 闫静 关晓蕾 艾军红 谢正德
  • 2012 Vol. 7 (6): 450-453. DOI:
  • 摘要 ( 1585 ) PDF (584KB)( 2751 )
  • 目的 了解不同年龄段儿童EB病毒(EBV)感染现状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0年行外科择期手术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并排除临床EBV感染的病例。以患儿生化检测后剩余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EBV-CA-IgG、EBV-NA-IgG和EBV-CA-IgM抗体。计算EBV累计感染率和新发感染率,分析各年龄组EBV感染的性别和城乡特征。结果 733例患儿进入分析,男414例,女319例。<1岁306例,~5岁193例,~10岁147例,~17岁87例。①CA-IgG、NA-IgG和CA-IgM抗体的总阳性率分别为70.4%(516例)、68.4%(501例)和0.7%(5例);CA-IgG、NA-IgG的阳性率随年龄增长呈增高趋势;②<1、~5、~10和~17岁组EBV累计感染率分别为54.2%、74.6%、85.0%和90.8%;新发感染率分别为2.1%、2.4%、0和11.1%;③各年龄组男女性累计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各年龄组CA-IgG抗体阳性率和累计感染率均呈现城区高于郊区的趋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EBV原发感染的年龄较早,10岁时近90%的儿童血清EBV-CA-IgG抗体阳性,年龄较20世纪80年代有所延迟。

  • RQ-PCR检测Ig/TCR基因重排监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治疗过程微小残留白血病
  • 李彦媚 叶铁真 赖冬波 何映谊 林慧玲
  • 2012 Vol. 7 (6): 454-458. DOI:
  • 摘要 ( 1743 ) PDF (660KB)( 3403 )
  • 目的 研究RQ-PCR检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Ig/TCR基因重排在微小残留白血病(MRD)监测中的作用。方法 以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血液肿瘤科确诊和治疗的ALL患儿为研究对象,PCR检测初诊ALL患儿的Ig/TCR基因重排;基因扫描分析初诊患儿Ig/TCR基因重排的克隆特性;对ALL患儿的单克隆性Ig/TCR基因重排进行测序,RQ-PCR检测不同治疗阶段Ig/TCR基因重排的表达量。结果 86例ALL患儿进入分析,男52例,女34例;年龄1~13(4.3±3.0)岁,随访时间1~26(14.3±7.0)个月。①83例(96.5%)检出1种或以上Ig/TCR基因重排,共检出209个Ig/TCR基因重排;②91.8%(56/61例)检出1种或以上单克隆性Ig/TCR基因重排;61例172个Ig/TCR基因重排中,单克隆性、寡克隆性和多克隆性Ig/TCR基因重排的检出率分别为58.1%(100个)、30.8%(52个)和11.0%(19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③26例完成连续3次随访,其中22例持续完全缓解患儿的Ig/TCR基因重排平均相对表达量持续下降,在维持治疗前均为MRD阴性(≤1.0×10-4);4例复发患儿在诱导缓解治疗后至复发前各检测时点Ig/TCR基因重排表达量均>1.0×10-4,并在复发前已有回升,从开始回升至临床复发的平均时间为3.75(2~8)个月。结论 Ig/TCR基因重排相对表达量可反映MRD水平,可作为判断预后、监测复发和指导治疗的有效手段。

  • 谷氨酰胺对内毒素血症新生幼鼠肠道功能保护作用的研究
  • 苗士建 张烨 黄瑛 陈莲
  • 2012 Vol. 7 (6): 459-464. DOI:
  • 摘要 ( 1531 ) PDF (3505KB)( 2973 )
  •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Gln)对内毒素血症新生幼鼠模型肠黏膜的保护作用。方法:4窝清洁级SD母鼠及其新生幼鼠随机分为蛋氨酸亚砜胺(MS)+生理盐水(NS)组(母鼠和幼鼠给予MS +幼鼠给予NS)、MS+Gln组(母鼠和幼鼠给予MS+幼鼠给予Gln)、正常喂养+Gln组(幼鼠正常母乳喂养+幼鼠给予Gln)和正常喂养+NS组(幼鼠正常母乳喂养+幼鼠给予NS)。各组干预均从母鼠分娩第3天和幼鼠出生第3天起开始,连续给予6 d。实验第7天,各组幼鼠均腹腔注射LPS,6 h后处死,测定血浆Gln浓度,肠上皮细胞膜脂质流动性及IL-1、TNF-α、MCP-1的水平,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肠黏膜绒毛结构的改变。结果:①MS+Gln组、MS+NS组、正常喂养+Gln组和正常喂养+NS组出生幼鼠分别为11、11、10和11只,MS+Gln组和MS+NS组在实验结束前分别死亡2(18.2%)和6只(54.5%)。②MS+Gln组、MS+NS组、正常喂养+Gln组和正常喂养+NS组:体重增加量分别为(1.52±0.64)、(0.58±0.77)、(11.72±1.03)和(11.80±1.45)g,血浆Gln浓度分别为(394.3±92.5)、(105.9±37.9)、(774.6±143.7)和(676.8±113.6)μmol·L-1,肠上皮细胞膜荧光偏振度分别为(0.241±0.046)、(0.297±0.033)、(0.215±0.052)和(0.211±0.049),MCP-1水平分别为(8.0±1.6)、(5.8±0.8)、(8.5±1.3)和(8.7±1.2)pg·mL-1,TNF-α水平分别为(2.2±0.8)、(1.3±0.4)、(2.8±1.0)和(2.5±1.1)pg·mL-1,IL-1β水平分别为(28.5±15.5)、(16.8±11.0)、(31.4±15.1)、(32.3±13.9)pg·mL-1;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光镜下可见:MS+NS组和MS+Gln组肠黏膜绒毛均有不同程度变短,排列杂乱,黏膜结构破坏,以MS+NS组程度更重;正常喂养+Gln组和正常喂养+NS组肠黏膜绒毛亦有不同程度的排列紊乱和变短,但较MS+Gln组损伤程度轻。④电镜下可见:MS+NS组和MS+Gln组均有肠黏膜微绒毛排列杂乱,长度缩短,断裂明显,肠上皮细胞绒毛膜欠完整,以MS+NS组程度更重;正常喂养+Gln组及正常喂养+NS组肠黏膜微绒毛长度正常均一,排列较整齐,少见断裂,无明显脱落,肠上皮细胞膜相对完整,无明显线粒体肿胀。结论:Gln缺乏可造成新生幼鼠肠黏膜形态结构和功能改变,补充Gln可保护内毒素血症新生幼鼠的肠道形态结构和功能。

讲座

综述